第125章 第125集:官令逐客(2/2)
差役见他语气平静,倒愣了一下,收了刀,不耐烦地说:“有话快说,别耽误老子回府复命。”
“刺史大人要赶我走,是怕我治不好病,还是怕我治好了病?”双经渡问。
差役脸色微变:“胡说什么?自然是你妖言惑众,留着碍事!”
“哦?”双经渡微微挑眉,“可这破庙里,已有六十余人退烧好转,官爷方才进来时,想必也看到了。若是妖言惑众,为何能让垂危者好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流民:“再者说,如今虢州城里,温疟肆虐,州府医官束手无策,百姓只能等死。我虽不才,却能让一些人活下去。刺史大人此时赶我走,是想让这些人重新回到等死的境地吗?”
这话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刚刚燃起的生的希望,似乎一下子就要被这道命令掐灭。几个妇人忍不住低低地啜泣起来,怀里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母亲的悲伤,跟着哭出声。
那差役被问得哑口无言,张了张嘴,却想不出反驳的话。他其实也知道,这半个月来,城西破庙确实没死几个人,反而有不少人能走能动了,比起城里其他地方每日都有人抬出去埋,已是天壤之别。可刺史有令,他只是个跑腿的,哪敢质疑。
“少废话!”他索性耍起无赖,“刺史大人说了,你若不走,就是与官府作对。到时候别说你,就是这破庙里的人,一个都别想好过!”
这话一出,刚刚平复些的人群又骚动起来。恐惧像藤蔓一样缠上每个人的心头——他们不怕病死,却怕官府的刀。这些日子,州府为了“防疫情蔓延”,连疑似染疫的人家都敢一把火烧了,真要动起手来,他们这些流民哪里是对手。
周老妇的身子晃了晃,脸上的愤怒渐渐被恐惧取代,却还是咬着牙,没让自己退开。
双经渡看在眼里,心里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跟这些差役讲道理是没用的,他们只认上面的命令。真正能做决定的,是那个躲在州府里,只想着自保的刺史。
他上前一步,目光直视那差役:“三日内离境,是吗?”
差役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松口,愣了一下,随即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算你识相。三日之后,若还在虢州地界,休怪我刀不留情。”
“我知道了。”双经渡淡淡道,“请回吧,转告刺史大人,三日内,我自会给州府一个答复。”
那差役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似乎不信他会这么听话,却也不想再多纠缠,哼了一声,翻身上马,带着另外两个差役扬尘而去。马蹄声渐渐远去,留下一地狼藉的尘土。
晒谷场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几个孩子的哭声断断续续地飘着。
“先生,你真要走吗?”石生抓住双经渡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哭腔,“你走了,我们怎么办?那些还没好的人怎么办?”
周老妇也看着他,眼里满是恳求:“先生,不能走啊。你走了,我们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是啊先生,别走!”“想想办法啊先生!”
人群又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恳求着,绝望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脸上。
双经渡看着他们,这些日子,他看着他们从绝望到生出希望,看着他们互相扶持着煎药、照顾病人,看着他们眼里重新燃起对生的渴望。他想起《黄帝内经》里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想起《金刚经》里的“众生皆苦,我当渡之”。他若走了,这刚刚燃起的火苗,怕是真的要灭了。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等喧闹声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大家放心,我不会就这么走的。”
石生眼睛一亮:“先生,你有办法?”
双经渡点了点头,目光望向州府的方向,眼神沉静而坚定:“刺史大人怕担责,才想赶我走。可他更怕的,是温疟蔓延到府衙,怕自己也染上疫病。只要让他明白,留下我,才是保住他自己的唯一办法,他自然会收回成命。”
“可……可他是刺史啊,哪会听我们的?”一个流民小声说。
“他会听的。”双经渡语气笃定,“因为我手里有他想要的东西——控制温疟的法子。”
他转身走向破庙,留下满场错愕的流民。石生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握紧了手里的铜刀,快步跟了上去。周老妇看着两人的背影,又看了看晒谷场里那些期盼的眼神,慢慢挺直了佝偻的腰。
阳光越升越高,照在破庙的瓦顶上,反射出细碎的光。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隐隐觉得,这场和温疟、和官府的较量,还没结束。
双经渡能说服刺史吗?他手中的法子真能起作用吗?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