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113章 第113集 医心映月

第113章 第113集 医心映月(2/2)

目录

双经渡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把手放在他头上。石生的头发又硬又扎手,像刚破土的草芽。“你爹教你认药时,是不是总说,看药不能只看叶子,得看根?”

“嗯,他说根扎得深,药劲才足。”

“人也一样。”双经渡望着庙外的月光,声音里带着些说不清的东西,“有些人走了,可他留下的东西,就像药根,还在土里扎着。他教你认黄芩的断面,教你采板蓝根时要留三分,这些都在你心里长着呢。只要你记得,他就一直陪着你。”

石生抬起头,看见师父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一直铺到门口。他忽然想起下午在山里,那个被救醒的村民拉着他的手说“多谢小先生”时,他心里那点热乎乎的感觉。原来这就是爹常说的“做善事心里踏实”,原来这就是师父说的“渡人也是渡己”。

就在这时,靠在墙角的一个汉子突然咳嗽起来,咳得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呕出来。双经渡立刻走过去,掀开他盖着的破棉袄,见他胸口的红疹比傍晚时更密了些。“坏了,这是湿热要入营血了。”他眉头蹙起,伸手探脉,指下脉象又急又乱,“石生,快把剩下的生石膏拿来,还有知母和粳米!”

石生赶紧翻药箱,翻了半天却只找出小半包生石膏,知母更是一点都没了。“师父,知母用完了!”

双经渡心里一沉。生石膏清热泻火,知母滋阴润燥,这两味药配着用,才能对付这种热入营血的重症。要是少了知母,光用石膏,怕是会伤了病人的阴液。他看向庙外,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这时候再让石生去山里找药,简直是送死。

“师父,要不……用别的药代替?”石生急得额头冒汗。

双经渡摇了摇头:“《本经》里说,知母‘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这时候换别的,力道不够。”他目光扫过庙内,落在周老妇那边——她今天帮着煎药,累得靠着草堆睡着了,怀里还抱着个豁口的瓦罐,里面是白天没喝完的米汤。

等等,米汤?

双经渡忽然想起《伤寒论》里的白虎汤,方后注里写着“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粳米能养胃气,或许……他看向那汉子干裂的嘴唇,又摸了摸他的手,干燥得像枯树皮。“石生,把那罐米汤拿来,再拿点盐。”

石生虽不解,还是赶紧照做。双经渡把生石膏敲碎,放进陶罐里,加上水,在火塘上煮得咕嘟响,然后舀出半碗米汤,兑了点盐,先给汉子灌下去。“这米汤能补点津液,撑一时是一时。”他一边盯着药罐,一边对石生说,“你记住,用药如用兵,没了主将,就得用副将先稳住阵脚。”

药熬好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双经渡把药汁滤出来,晾到温凉,一点点喂进汉子嘴里。汉子喝了药,咳嗽渐渐轻了,呼吸也平稳了些,只是额头的汗还是不停地冒。

“师父,这样能行吗?”石生看着汉子苍白的脸,心里没底。

双经渡擦了擦额头的汗,指尖触到自己的脉搏,沉稳有力。他笑了笑:“行不行,得看他自己的正气争不争气。咱们能做的,就是帮他搭座桥,让正气能过去。”他看向东方,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等天亮了,你再去山里找找知母,这次顺着山涧走,说不定能碰上。”

石生用力点头,心里却想着,要是能找到知母,他一定多采些,再也不能让师父这么为难了。他看着张婶已经睡安稳了,嘴角甚至带着点浅浅的笑意,像是梦到了什么好事。而那个咳血的汉子,胸口的红疹似乎也淡了些。

庙外传来几声鸡叫,清越得很,像是能穿透这漫天的疫气。双经渡望着那道透进光亮的庙门,忽然低声念起《金刚经》里的句子:“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石生没听懂,却觉得这声音里有种力量,让他心里那点恐慌,像被朝阳晒着的露水,慢慢消了。他想,不管今天能不能找到知母,不管以后还会遇到什么难事儿,跟着师父,总能想出办法的。

只是,他不知道,等他再次踏入那片山林时,等着他的,除了知母,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那风波,不仅关乎药材,更关乎人心,关乎这虢州城里无数人的生死。

想知道石生能否顺利采回知母?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