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110章 第110集:谷中遇翁

第110章 第110集:谷中遇翁(1/2)

目录

第110集:谷中遇翁

石生攥着双经渡手绘的药材图谱,指腹在粗糙的麻纸上反复摩挲。黄芩的放射状断面、板蓝根粗壮带须的根,还有那“采时留三分”的嘱咐,像三颗石子落进他心里,沉甸甸的。身后跟着两个轻症流民,一个是跛了右腿的张老丈,一个是怀里揣着半块麦饼的翠姑,两人都是昨日被双经渡用刺络放血救回来的,此刻脸上还带着病后的蜡黄,却攥着砍刀和竹篓,脚步踉跄地跟上山来。

“石生小哥,这山里头真有那药?”张老丈喘着气,拐杖在石子路上笃笃敲着,“前几日我家那口子咳得直不起腰,就是喝了先生那药才缓过来,要是今儿采不到……”

“张伯放心。”石生回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脑门上,眼神却亮得很,“我爹以前带我采过黄芩,就是记不清具体在哪儿了。先生说这温疟是湿热缠上了身,非这两样药压不住,肯定能找着。”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双经渡给的甘草片,“累了就含一片,能润润嗓子。”

翠姑把麦饼往石生手里塞:“你年轻,多吃点。我昨儿喝了药,好多了,不饿。”那麦饼硬得硌手,是她藏了三天的口粮,此刻却毫不犹豫地递过来。石生推回去,指着远处的山坳:“快到北坡了,我记得那儿背阴,潮得很,最适合板蓝根生长。”

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钻进密林。晨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晃动的光斑,空气里飘着腐叶的腥气,混着不知名野花的淡香。石生走在最前,眼尖地盯着路边的草木,时不时蹲下身扒拉两下。张老丈和翠姑跟在后面,不敢说话,只敢用眼神交流——这少年看着才十六七岁,却比他们这些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还镇定。

“找到了!”石生突然低喊一声,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张老丈和翠姑急忙凑过去,只见他蹲在一丛半人高的植物前,手指轻轻抚过叶片:“你看这叶,边缘带锯齿,背面有白霜,跟先生画的一模一样!是板蓝根!”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根部的泥土,露出一截灰棕色的粗壮主根,须根像老人的胡须般四散开来。

“慢点挖,慢点挖。”张老丈拄着拐杖蹲下来,“先生说要留三分,别伤了根须。”石生点点头,从腰间解下小镢头,顺着根须的走向轻轻刨土,每一下都像在抚摸易碎的瓷器。翠姑则拿出竹篓,准备接应。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带着山林特有的暖意,连空气里的腥气仿佛都淡了些。

可挖了半晌,竹篓里才装了小半。石生直起身捶捶腰,眉头皱了起来:“不对啊,往年这时候,北坡的板蓝根能长成片,怎么今儿就这几株?”张老丈也犯了愁:“莫不是被别人采光了?”翠姑望着远处更深的林子,怯生生地说:“要不……咱们再往里头走走?”

往里走的路更难了,藤蔓缠着树干,枯枝败叶没到脚踝。石生走在前面劈路,砍刀挥得呼呼响,额头上的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掉,砸在枯叶上没声没响。张老丈的跛腿在湿滑的坡上打了好几个趔趄,翠姑扶着他,两人的喘息声越来越重。

“歇会儿吧。”石生停下脚步,找了块平整的石头让他们坐下,自己则爬到高处了望。风从山谷里吹过来,带着一丝凉意,他突然听见远处有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人在翻动草木。“谁在那儿?”他扬声喊了一句,握紧了手里的砍刀。

响动停了,过了片刻,一个佝偻的身影从树后挪出来,手里提着个破旧的药篮,篮子里装着些零散的草药。那是个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脸上刻满了皱纹,像老树皮一样,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眼神警惕地看着他们。

“你们是……城里来的?”老翁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目光在他们身上扫了一圈,尤其在翠姑病后苍白的脸上顿了顿,往后缩了缩,“你们染了疫?”

石生急忙摆手:“老丈别怕,我们是来采药的,给城里的病人治病。”他指了指竹篓里的板蓝根,“先生说这药能治温疟,可我们找了半天,就这么点。”

老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往后退了两步:“城里的疫气都传到山里了?我早说过,那刺史封城不管用,这下好了,连山神都要被你们得罪了!”他的声音里带着愤怒,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不是的!”翠姑急忙站起来,忘了自己还有病,“是双经渡先生救了我们!他用针放了血,又给我们喝草药,好多人都缓过来了。他说这病能治,不是山神降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