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84集 童啼破尘(2/2)
妇人看得目瞪口呆,刚才还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安静了?她抬头望着双经渡,眼里满是感激和疑惑:“先生,这……这就好了?”
双经渡将瓷瓶递过去:“每隔两个时辰喂一次,连喂三次,心火降了,自然就肯吃东西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妇人紧绷的肩颈上,“不过,孩子这病,根儿还在你身上。”
“我?”妇人愣住了,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我没病啊。”
“你心里不安宁。”双经渡的声音像落在湖面的月光,轻柔却清晰,“《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母亲心神不宁,孩子能感觉到。你抱着他时,手是不是总在抖?夜里是不是总惊醒,怕再出事?”
妇人的脸唰地白了,嘴唇动了动,好半天才低声说:“是……我一闭眼就想起那火,总怕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抱着他的时候,心一直跳得厉害,就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母子连心,你的慌乱就像乌云,遮住了孩子的心神。”双经渡指了指头顶的老槐树,阳光透过叶隙在地上织出晃动的光斑,“你看这树,风来的时候叶动枝摇,可根却稳稳扎在土里。心若定了,再大的风雨也惊不着。”他说着从行囊里取出卷手抄的《金刚经》,翻开其中一页,轻声念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那经文像带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每个字都轻轻落在妇人心里,她紧绷的肩膀慢慢松了下来,抱着孩子的手也不再发抖。秦越在一旁看着,突然想起师父曾说的“医身易,医心难”,原来有时候,一句点醒的话,比良药更能治病。
“大嫂,你试着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来。”双经渡示意妇人跟着自己做,“吸气时想着把安心吸进来,呼气时把慌乱吐出去。”
妇人依言照做,起初还很僵硬,做了几次后,呼吸渐渐平稳,眼里的血丝淡了些,脸上竟露出几分久违的平静。怀里的孩子像是被这平静的气息感染,原本紧攥的小手慢慢松开了,小脸上的潮红也退了些,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他……他睡熟了。”妇人惊喜地低声道,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的温度竟真的降了些,“先生,您不仅救了孩子,还救了我这颗慌乱的心啊。”她说着就要下跪道谢,被双经渡连忙扶住。
“举手之劳,不必多礼。”双经渡笑道,“你夫君在陇州开的药铺,可是城南那家‘回春堂’?”
妇人点头:“正是,先生认识当家的?”
“前几日在陇州,曾去贵店取过药材,掌柜的虽染病在身,却仍嘱咐伙计要收好药材,莫要以次充好,是个实在人。”双经渡想起那日药铺的情景,掌柜的躺在后堂,还挣扎着要起身看药材成色,眼里的认真让人动容。
提到丈夫,妇人眼眶又湿了:“他就是太实在,自己都病着,还总惦记药铺的事。先生若不嫌弃,随我回城里吧,让当家的好好谢您。”
双经渡看了看天色:“我们还要西行,就不进城叨扰了。”他又嘱咐了些照料孩子的注意事项,比如饮食要清淡,夜里别让孩子受惊吓,末了将那瓶黄连丸都塞给了妇人,“若孩子还有不适,可按这方子抓药,记得,你安心了,孩子才能真的安稳。”
妇人千恩万谢,抱着熟睡的孩子,脚步轻快地往陇州城方向走去,背影里再没有刚才的绝望,倒添了几分踏实。秦越望着她的背影,忍不住问:“师父,您怎么知道她心不安会影响孩子?”
双经渡翻身上马,菩提子在指尖转了一圈:“《金刚经》说‘应无所住’,不仅是说医者不能执着于方药,更是说人心不能执着于恐惧。母亲的心像大地,大地安稳,草木才能生长,孩子这株幼苗,自然也能长得结实。”他轻轻一夹马腹,“走吧,前面的茶棚该有热茶了。”
枣红马踏着碎石路往前走,蹄声清脆,秦越跟在后面,心里反复琢磨着师父的话,突然觉得这西行的路,不仅是在学如何医人,更是在学如何安心。只是他没注意到,双经渡回头望了一眼陇州城的方向,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深意——那“回春堂”的掌柜,或许不只是个实在人那么简单。
这对母子能否顺利回到陇州?那药铺掌柜身上,又藏着什么故事?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