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56章 第56集:故交新悟

第56章 第56集:故交新悟(1/2)

目录

第56集:故交新悟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噔咯噔”的轻响,像极了双经渡此刻平缓的心跳。车窗外,京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次清晰,飞檐翘角刺破云霞,将最后一缕金光剪成细碎的金箔,洒在护城河的水波上。

“师父,前面就是永定门了。”弟子明心掀开车帘,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雀跃。他跟着双经渡在边境奔波三月,又在小镇耽搁半月,此刻再见京城烟火,眼眶竟有些发热。

双经渡从医案中抬起头,鬓角的白发被风拂起,露出光洁的额头。他望着城门口那盏率先亮起的宫灯,目光里没有归乡的急切,反倒掺了些不易察觉的怅然。“还记得那位陈老医者吗?”他忽然问。

明心愣了愣,随即点头:“自然记得。陈老先生用马齿苋治小儿痢疾的法子,弟子已记在《验方集》里了。”

“不止是法子。”双经渡指尖在膝头轻轻叩着,“他说‘医者如渡,船要稳,篙要准,更要知水的性子’,这话比任何医典都实在。”

说话间,马车已到城门下。守城的兵卒见车辕上挂着太医院特制的铜铃,又看双经渡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虽貌不惊人,却难掩气度,忙拱手放行。刚进城门,就见一队身着绯色官袍的人候在路旁,为首的正是内侍省总管刘承。

“双经渡先生,可算把您盼回来了!”刘承快步上前,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陛下在宫门口等着呢。”

双经渡心头微惊,掀帘下车。他本想先回医馆打理一番,却没想皇帝会亲自迎接。正欲辞谢,刘承已躬身道:“先生莫要推辞,您在边境救了三万将士,这等功绩,值得陛下亲自相迎。”

明心在一旁听得咋舌,他只知师父治好了时疫,却不知具体数目。双经渡叹了口气,转身对明心道:“你先带药材回‘渡心堂’,把陈老先生给的那包野山参收好,切记不可受潮。”

“是,师父。”明心接过药箱,看着师父跟着刘承往皇宫方向走去,忽然想起临别时陈老医者的话:“你师父这双眼睛,能看透病灶,却未必看得透人心。京城这潭水,可比边境的黄沙深多了。”

双经渡跟着刘承穿过朱雀大街,百姓早已闻讯赶来,挤在街道两侧。有人举着写有“神医济世”的木牌,有人捧着刚从地里摘下的青菜,见他过来,纷纷屈膝行礼。

“双先生,俺家柱子在军营染上时疫,是您救了他啊!”一个壮汉冲破护卫的阻拦,“噗通”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双经渡连忙扶起他,指尖触到壮汉粗糙的掌心,温声道:“是你儿子自己命硬,也是将士们福泽深厚。”

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老妪抱着襁褓挤到前面,泣声道:“先生,求求您看看我孙儿,他生下来就不会哭……”

双经渡正要细看,刘承在旁低声道:“先生,陛下还在等着呢。”

他犹豫片刻,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递给老妪:“取患儿人中穴三分,轻捻半分钟,若仍无反应,明日去‘渡心堂’找我。”老妪接过银针,千恩万谢地退了回去。

走到承天门下,果然见皇帝身着常服站在丹陛上,身后跟着李修远和几位重臣。双经渡忙躬身行礼,皇帝却快步走下台阶,亲手将他扶起:“双先生,辛苦了。”

“臣不敢当。”双经渡抬眼,见皇帝眼下有淡淡的青黑,知他近日操劳,“陛下龙体似乎欠安?”

皇帝朗声一笑:“被你看出来了。边境事了,朝中又有些琐事烦扰,倒是不如先生在军中自在。”说着,携起他的手往宫里走,“今日不谈政事,只论医道。”

行至御花园的水榭,内侍早已摆好宴席。皇帝让双经渡坐在身旁,亲自为他斟酒:“先生在边境用艾草熏营,又教士兵辨识草药,此法甚妙,朕已命太医院编成《军中防疫要略》,颁行各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