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集:当众辨诬(2/2)
瘦高个被问得哑口无言,下意识地往刀疤脸身后缩了缩。刀疤脸见状,索性耍起了无赖,他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嚎起来:“哎哟喂!郎中给药治坏人,还倒打一耙啊!这世上还有没有王法了!大家快来看啊——”
他这一闹,周围渐渐围拢了更多看热闹的人,有买菜的小贩,有路过的书生,甚至还有几个太医院的杂役,远远地站着观望,眼神里带着幸灾乐祸。双经渡知道,今日若不彻底戳穿这出戏,流言一旦传开,他再想在长安为百姓施药,可就难了。
“这位大哥既然不肯起来,那我就说段往事给大家听。”双经渡忽然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三个月前,西市痘疹爆发,当时王医丞说‘平民贱体,不配用药’,是我在这里,用《黄帝内经》里的法子,救了第一个出疹的孩童。”
他指向人群里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就是他,当时高烧不退,疹子憋在皮下,他娘都快哭断了气。我用麻黄、浮萍煎汤给他发汗,再用紫草油擦身,三天后疹子透了,人也精神了。”
男孩的娘赶紧点头:“是真的!董先生当时守了孩子两天两夜,自己都没合眼!”
“后来,得了痘疹的乡亲越来越多,我按《内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道理,改了方子,加了桑叶、菊花清利头目,又教大家用艾叶熏屋子。”双经渡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场的张大妈、李大叔,你们家里是不是还有我画的草药图谱?是不是按着图谱采来的药,一分钱没花就治好了病?”
被点到名的几位老人连连点头,张大妈更是激动地说:“可不是嘛!我家老头子当时咳得直喘,就是用董先生说的杏仁、苏子熬水喝好的!董先生是活菩萨啊!”
“我若想害人,何必费这些功夫?”双经渡的目光回到刀疤脸身上,此时对方的嚎叫声已经小了下去,脸上的蛮横渐渐变成了慌乱,“《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今日装腔作势,无非是想让大家信你这‘受害者’的相,可乡亲们的眼睛是亮的,谁是真心救人,谁是恶意捣乱,大家心里都有数。”
围观的人群里响起了附和声:“对!董先生是好人!”“这几个汉子一看就是来捣乱的!”“把他们赶出去!”
刀疤脸见势不妙,偷偷给两个同伙使了个眼色,三人想趁着混乱溜走,却被几个年轻力壮的流民拦住了去路。“想走?把话说清楚!是谁派你们来的?”瘸腿老汉拄着拐杖,挡在他们面前,虽瘸着腿,腰杆却挺得笔直。
刀疤脸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这时,人群外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西市寻衅滋事,当京兆府是摆设吗?”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带着两个差役走来,正是京兆府的推官李修远。他走到双经渡面前,拱手道:“董先生,下官刚在附近巡查,听闻此处有骚乱,特来看看。”
双经渡回礼:“有劳李推官了,只是些误会。”他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王医丞在太医院根基深厚,贸然撕破脸,对他日后行事不利。
李修远何等精明,早已从周围人的议论中听出了大概,他看了看地上的药渣和碎碗,又看了看面如土灰的刀疤脸三人,朗声道:“依我看,这并非误会。来人,把这三个寻衅滋事之徒带回府衙,好好问问他们,是谁主使,为何要污蔑良善!”
差役上前,反剪了三人的胳膊,刀疤脸这下是真慌了,哭喊着:“官爷饶命!是……是王医丞给了我们钱,让我们来……来败坏董先生名声的!”
这话一出,围观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太医院方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鄙夷。李修远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却只是淡淡道:“带下去,仔细审问。”
待差役押着人走远,李修远转向双经渡:“董先生,委屈你了。”
“无妨,清者自清。”双经渡弯腰,和小周一起收拾散落的草药,“多谢李推官解围。”
李修远看着他沾满尘土的手,又看了看周围自发上前帮忙收拾的流民,忽然笑道:“《金刚经》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董先生这份不为外境所动的定力,修远佩服。”说罢,他也弯腰捡起几株被踩扁的薄荷。
阳光渐渐驱散了晨雾,照在药棚前忙碌的身影上,流民们重新排起队,手里的铜钱或干粮被攥得更紧了,眼神里的怯意换成了敬重。双经渡一边给大家分药,一边轻声说着养生的法子,仿佛刚才的风波从未发生。
只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王医丞吃了这个亏,绝不会善罢甘休,长安这潭水,只会越来越深。他看向西方,那里的天空格外辽阔,仿佛能容下所有的困顿与求索。
这场当众辨诬,虽暂时平息了流言,却也让双经渡与王医丞的矛盾彻底公开。那么,王医丞接下来会使出什么阴招?双经渡又将如何应对?“双经问渡”的路,在长安还能走多远?且看下集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