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集:毒物解厄(2/2)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孩童的喉咙里发出一阵剧烈的干呕声,紧接着“哇”地一声,将胃里的东西尽数吐了出来,其中混杂着些黑色的果渣。
“吐出来了!”一个侍女低呼。
双经渡连忙取出银针,在孩童的中脘穴轻轻捻转,帮助他把胃里的东西吐得更干净些。直到孩童吐出来的只剩下清水,他才停手,又让人用温水给孩童漱口,随后端过刚熬好的绿豆汤,一点点喂进去。
“绿豆能清胃肠之热,助毒物排出。”双经渡一边喂汤,一边观察孩童的脸色,“现在要做的,是稳住他的心神,调和紊乱的气血。”
他再次施针,这次选的是神门、膻中、太冲三穴,手法轻柔,如春风拂过。施针的同时,他低声道:“《金刚经》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若安定,气血自和。小公子,别怕,毒物已去,安心睡吧。”
不知是药物起效,还是那平和的声音起了作用,孩童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脸色也由青紫慢慢转为苍白,抽搐彻底停了。李嵩凑过去一看,见儿子眼皮动了动,似乎要醒过来,激动得声音都哑了:“醒了…好像要醒了!”
双经渡收回银针,长舒一口气,额头上也渗出了薄汗。他对李嵩说:“尚书大人放心,毒物已催吐排出,又用甘草、绿豆解了余毒,接下来只需静养,明日再服一剂平肝安神的汤药,便能痊愈。”
李嵩这才如释重负,猛地跪倒在地,对着双经渡就要磕头:“董医官救命之恩,李某没齿难忘!”
双经渡连忙扶住他:“尚书大人不必如此,医者救人,本是分内之事。”
李嵩起身时,对身后的管家吩咐:“取一百两黄金来,给董医官做诊金!”
双经渡闻言,连忙摆手:“尚书大人,诊金就不必了。我治病,不为钱财,只为‘医者仁心’四字。若尚书大人实在过意不去,日后多体恤百姓,少收些苛捐杂税,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这话一出,不仅李嵩愣住了,连旁边的几个大夫也露出惊讶之色。他们行医多年,见过无数为钱财奔走的医者,像双经渡这样分文不取,反而劝权贵体恤百姓的,还是头一次见。
李嵩定定地看了双经渡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郑重地点头:“董医官所言极是,李某记下了。日后定当以百姓为重。”他顿了顿,又道,“虽不收黄金,但府中有些上好的药材,董医官若不嫌弃,便带些回去吧。”
双经渡见他态度诚恳,便没有再推辞:“多谢尚书大人。药材我确实需要,不过只需些常用的即可。”
管家很快取来一个药箱,里面装满了当归、黄芪、党参等常用药材。双经渡谢过李嵩,提着药箱走出尚书府时,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雨停了,空气里带着雨后的清新。
他回头望了一眼灯火渐稀的尚书府,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这一夜的奔波,虽累,却值得。只是他没注意到,街角的暗影里,一个身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正是王医丞派去监视他的人。
那人见双经渡从尚书府出来,手里还提着药箱,冷哼一声,转身消失在晨光里。
双经渡回到药庐时,小周正趴在药案上打盹,怀里还抱着那个装金银花的陶瓮。他放轻脚步走过去,轻轻将一件外衣披在少年身上。小周被惊动,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见是师父,连忙站起来:“师父,您回来了!小公子怎么样了?”
“已无大碍。”双经渡笑着揉了揉他的头,“你看,这药材够用些时日了。”
小周看着药箱里的药材,眼睛一亮,随即又想起什么,担忧地问:“王医丞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又来找麻烦?”
双经渡拿起一片紫苏叶,迎着晨光看叶片上的纹路,轻声道:“该来的总会来。我们只需守好本心,以医渡人便是。”
只是他心里清楚,经此一事,他在太医院的处境,恐怕会更加复杂了。王医丞的眼线无处不在,昨夜的事,想必很快就会传到对方耳朵里。
那么,王医丞会就此罢休吗?他又会想出什么法子来针对双经渡?
“双经渡”的行医之路,才刚刚开始布满荆棘,且看下集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