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202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202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2)

目录

苏墨微微一笑:“当然可以,支持你们的工作。

但涉及军事机密的内容,还请吴记者把握分寸,不该打听的就别深究了。”

吴效瑾立刻点头:“那是自然!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哪些能问,哪些不能碰,我都清楚。”

采访一结束,吴效瑾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笔记,准备将内容尽快发表在《抗战日报》上。

这一篇专访一旦见报,势必会在军民之中引发广泛关注。

虽然这次她只重点采访了苏墨一人,但她计划后续还要深入采访整个独立营,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现状。

不过,苏墨这一期的专访会被优先刊登,作为宣传主力,突出独立营的战绩,尤其是全歼曰军第四旅团的重大胜利。

这不仅是一次新闻报道,

更是一次鼓舞人心的胜利宣告!

临走前,吴效瑾伸出手,诚恳地说:“苏副团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

“这次交流非常顺利,我会尽快把稿件整理好,登在《抗战日报》头版。”

苏墨点点头:“辛苦了,吴记者。”

顿了顿,他又问:“你现在是要赶回报社吗?”

“是的。”吴效瑾答道,“先回去把这篇专访发出去,之后我还会再回来,继续完成其他的采访任务。

佬縂的意思,就是让我多写写独立营,多多宣传咱们的抗曰事迹。”

苏墨轻声道:“嗯,你去忙吧。”

“好!”吴效瑾应了一声,随即埋头收拾起资料来。

午饭过后,她便启程离开新中村根据地。

为确保安全,苏墨特意派了两名战士护送她回城。

一份报纸从撰稿、排版到印刷发行,少说得花三四天功夫。

更何况如今正值战火纷飞的年月,纸张紧缺,印报更是难上加难。

至于这篇报道将来会引起怎样的反响,苏墨并未过多在意。

此刻他心中所思,是如何推动独立营下一步的发展。

刚送走吴效瑾不久,苏墨回到营部,便看见苏白正站在门口等他。

苏白已在新中村休养了两三日,这几日调养得当,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脸色红润,伤口也恢复良好。

苏墨见状,笑着说道:“苏主任,看你气色不错啊,看来伤势恢复得挺好。”

苏白拱了拱手:“这段时间多亏苏团长照顾,今日特地前来致谢。”

苏墨摆摆手:“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说什么谢字?再说,你们之前已经谢过了,再提就生分了。”

苏白轻轻点头,往前一步,神情郑重地说:“苏团长,这次鬼子调动大批兵力追击我们,说到底,还是冲着我来的。”

听出话中有话,苏墨不动声色地问:“哦?难道曰军出动这么多人,就为了抓你一个人?”

其实他心里早有判断——看过《华夏兄弟连》的情报档案,他知道苏白身份特殊。

她不仅是情报骨干,更是精通曰军电讯破译的技术专家。

苏白直视着苏墨的眼睛:“这次您救了我,我无以为报。

我想把我掌握的部分重要情报,以及破译曰军电报的方法和经验,跟您分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