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寂静涟漪与意义灼痕(1/2)
“存活下去!标记它!”
这道凝聚了林见清全部意志的规则闪光,如同逆流而上的飞蛾,在“寂静共鸣”那毁灭性的无形海啸爆发的同一瞬间,险之又险地没入了“熔炉”深处,没入了那颗“畸变之种”所在的位置。
下一刻,寂静降临。
并非声音的消失,而是存在意义的冻结。
以“熔炉”为核心,一道肉眼不可见、却能被所有高阶存在清晰感知的规则绝对零度的涟漪,以超越维度的速度,无声地扩散开来!
涟漪所过之处,万物依旧,星辰依旧运转,能量依旧流动。但一切都被剥离了“意义”。战斗的呐喊失去了英勇与悲壮,只剩下声波的震动;文明的遗迹失去了历史与荣光,只剩下物质的堆砌;甚至连格式塔那冰冷的秩序符号,也短暂地失去了其“定义”与“目的”,变成了纯粹而空洞的几何图形!
这不是毁灭,而是比毁灭更令人绝望的格式化!是“寂静”本质力量的一次微小泄露和展示!
林见清的新生疆域处于相对遥远的边缘,但即便如此,她也感受到了那股恐怖的剥离感!她自身的存在,她与守护者们、与方舟成员们的链接,她所理解和坚守的一切“意义”,都在那股涟漪掠过的瞬间变得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消散于无形!
她死死守住意识核心,将“调和之徽”与“余烬碎片”的力量催发到极致,如同暴风雨中紧握桅杆的水手,强行锚定着自身以及这片新生疆域的“意义”根基!温暖的光核与七彩的流焰在她核心剧烈燃烧,对抗着那无所不在的“静默”侵蚀!
守护者们的光辉同样黯淡到了极点,如同风中残烛,但他们凭借着古老存在的坚韧,以及彼此链接形成的共鸣网络,顽强地支撑着。
就在这全球范围的“意义冻结”中,林见清凭借着与“畸变之种”那尚未完全断绝的、极其微弱的连接,捕捉到了一丝异样!
在那“寂静共鸣”的核心区域,“熔炉”的内部,预想中“畸变之种”被瞬间湮灭的情况并未完全发生!
那颗种子……似乎在最后一刻,成功地执行了她那道仓促而决绝的指令!
它没有试图去对抗那无法抗衡的共鸣洪流——那无异于螳臂当车。它在被洪流吞没的瞬间,将自身所有的结构、所有的能量、所有属于“远眺者”的悲伤、属于林见清的“可能性”印记,乃至它自身那扭曲存在的最后一点“意义”,全部凝聚为一点,然后……主动迎向了“归零圣典”共鸣时产生的、某个规则结构最为活跃、也最为脆弱的“相位节点”!
它不是去“标记”,而是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将自身的一切,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那个节点之上!
就在“畸变之种”彻底消散,其存在被“寂静共鸣”完全抹去的同一瞬间——
“归零圣典”那完美、冰冷、不容丝毫杂质的共鸣波动,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极其细微、几乎无法被任何常规仪器探测到的畸变!
就像一曲绝对精准的乐章中,混入了一个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走音!
这个“走音”转瞬即逝,立刻就被更庞大的共鸣力量所覆盖、修正。但它确实存在过!并且,因为它源于“畸变之种”那融合了多种特质的自我献祭,这个“走音”并非简单的错误,而是一个蕴含着“悲伤”、“可能性”、“反抗意志”等多种“杂质”的规则伤疤,被永久地烙印在了“归零圣典”的某个底层结构之上!
“寂静共鸣”的涟漪缓缓平息。
宇宙仿佛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窒息,然后重新恢复了“喧闹”。被剥离的“意义”如同退潮后重新露出的沙滩,缓缓回归。但所有经历过这一刻的存在都明白,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