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潜意识猎人 > 第56章 数据坟场

第56章 数据坟场(1/2)

目录

监听站深处的黑暗,仿佛拥有重量,沉甸甸地压在胸口。林见清指向那片未知,指尖的微颤并非全然源于虚弱,更夹杂着触及底层规则时的震撼与恐惧。

“一个……‘协议裂隙’?”周屿重复着这个词汇,声音在空旷的金属空间中显得异常清晰。他的理性迅速开始分析各种可能性,“天然的系统错误?还是人为留下的后门?楚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苏晴搀扶着林见清,她能感觉到林见清身体的紧绷,以及意识深处那片冰冷“信息海”因刚才的探测而泛起的剧烈涟漪。“无论是什么,那里散发的‘感觉’……很不稳定,见清的状态不能再冒险了。”

“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周屿的视线扫过监听站入口方向,仿佛能穿透厚重的金属门,看到外面可能正在收紧的搜索网,“‘建筑师’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时间。这个‘裂隙’,可能是唯一的变数。”他看向林见清,目光锐利而冷静,“能确定它的稳定性和进入方式吗?”

林见清闭上眼,努力平复意识海中因接触“裂隙”而产生的混乱涡流。那种感觉,就像将手伸进一片看似平静、实则内部充满暗流和尖锐冰棱的水域。

“不稳定……像风暴里的……气泡。”她艰难地描述着,“进入……不是物理的。需要……匹配它的‘频率’。楚雅的‘种子’……可能是钥匙……但需要……引导。”她睁开眼,看向苏晴,眼中带着一丝恳求,“苏晴姐……我需要你……帮我稳定……‘锚点’。”

她所说的“锚点”,指的是她自身在现实中的认知坐标,防止在接触深层协议时意识彻底迷失。苏晴的共情能力,是维系她人性的最后缆绳。

周屿迅速做出决断:“准备进入。苏晴,你负责见清的精神稳定。我负责监测外部环境和‘裂隙’的数据波动。”他走到那堆废弃的仪器前,尝试激活一些尚且能用的本地传感器,准备记录下可能发生的一切。

准备工作在沉默而紧迫的气氛中进行。周屿设置好简易的监控节点,苏晴则深吸一口气,将手轻轻贴在林见清的后心,闭上眼,全力调动起所剩不多的共情力量,如同一盏温暖的灯,照亮林见清意识中那片越来越冰冷、非人的领域。

林见清再次沉入那片由楚雅知识构成的“信息海”。这一次,她不再是被动感受,而是主动地、小心翼翼地将精神力探向那个被标记出的“协议裂隙”。同时,她引导着意识深处那枚“频率种子”的共鸣,试图与“裂隙”那不稳定的波动取得同步。

过程如同在雷暴中试图穿针引线。每一次频率的轻微错位,都引来意识层面针刺般的剧痛和“裂隙”更加剧烈的震荡。苏晴的“灯光”在她意识边缘摇曳,一次次将她从被冰冷数据同化的边缘拉回。

“接近了……”林见清的声音如同梦呓。

突然,她面前那片原本空无一物的、布满锈蚀管道和线缆的金属墙壁,开始发生诡异的变化。墙壁的实体并未消失,但其表面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起一圈圈无形的“涟漪”。在涟漪的中心,色彩和结构开始失真、剥离,露出后面一种难以形容的、非黑非白的“虚空”,其中仿佛有无数细碎的光点和扭曲的线条以违反直觉的方式流动、生灭。

那不是一道门,而是一个“孔洞”,一个现实结构上的疮疤。

“就是现在!”周屿低喝,他的监控设备捕捉到了剧烈的、但完全无法解析的信息喷发。

林见清咬紧牙关,用尽最后的精神力,将“频率种子”的共鸣推向顶峰!

嗡——

一声低沉的、直接作用于意识的轰鸣响起。那道“裂隙”猛地扩张,将站着的三人瞬间吞没!

没有坠落感,没有穿越通道的感觉。更像是一瞬间的“切换”。

他们出现在一个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空间。

脚下没有实地,是一种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支撑感”。周围没有上下左右的方向概念,只有无边无际的、缓慢旋转流动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流呈现出各种诡异的形态——有时是瀑布般倾泻而下的发光代码,有时是凝结成晶体状、内部封装着破碎记忆片段的几何体,有时是如同星云般弥漫的、代表着未完成逻辑或矛盾定理的灰色雾霭。

光线来自信息流本身,变幻不定,色彩无法命名。空气中(如果那能称之为空气的话)弥漫着一种类似臭氧和旧纸张混合的、属于“时间”和“熵”的气味。

这里就是“协议裂隙”的内部?一个存在于“摇篮”系统规则夹缝中的……数据坟场?

“保持意识清醒!”周屿的声音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试图启动携带的检测设备,但屏幕上一片雪花,指针疯狂乱转,这里的物理规则似乎是混乱的,或者根本不存在。

林见清闷哼一声,跪倒在那无形的“地面”上。这里的原始信息冲击远超外界千百倍!无数破碎的、失去关联的数据碎片,如同宇宙尘埃,疯狂撞击着她的意识屏障。楚雅的知识在这里变得异常活跃,仿佛回到了某种“故乡”,但也让她更难维持自我的独立性。

苏晴的情况同样糟糕。她的共情能力在这里仿佛失去了对象,又仿佛同时面对着亿万个疯狂的、破碎的“意识”回响。各种极端的情绪碎片——恐惧、狂喜、绝望、愤怒——如同利刃,切割着她的精神图景。她脸色煞白,几乎无法站稳。

“这里……是系统的……垃圾场……”林见清强忍着呕吐感,断断续续地说,“也是……规则的……坟场。那些被‘摇篮’协议判定为错误、矛盾、或过于危险而……隔离删除的数据和逻辑片段……都被丢弃在这里……缓慢地……消散……”

她指向远处一片尤其混乱、不断发生着小型信息爆炸的区域:“那里……有‘观察者’的……碎片!”

周屿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在那片区域,他确实感知到了一种熟悉的、冰冷的、非人的信息特征,与之前附着在他终端上的“回响”同源,但更加破碎,如同被撕扯成亿万片的镜子,每一片都折射出“观察者”系统某个瞬间的、局部的运作记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