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冰墓之门(1/2)
格陵兰的冰风像无数把冰冷的小刀,刮过裸露的每一寸皮肤。即使穿着最先进的恒温防护服,那股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寒意依旧无孔不入。目之所及,只有无边无际的、死寂的白色,天空是低垂的、压抑的铅灰色。在这片纯粹的荒凉中,任何人类造物都显得渺小而无助。
林见清、周屿和苏晴,伪装成一队极地生态研究人员,搭乘一架租赁的小型雪地飞机,抵达了坐标点附近最后一个有微弱信号的前哨站。再往前,就是连卫星信号都变得断断续续的真正的无人区。
“坐标指向的位置,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识。”周屿操作着携带的加固型终端,屏幕上是根据卫星数据和零星地质勘探报告合成的区域地形图,“但地下结构扫描显示,该区域冰层下方约一百五十米处,存在一个巨大的人造空洞。应该就是‘冰墓’。”
K提供的坐标精准得可怕。但“沉默之心”是什么,依旧是个谜。
“根据江瀚提供的有限情报,‘冰墓’基地入口极其隐蔽,常规方式无法进入,且外围有动态移动的传感器网络。”周屿调出一个模拟图,“我们需要找到他们的物资补给通道,或者……通风系统的外部接口。”
驾驶雪地摩托在冰原上跋涉了数小时后,他们终于在一处不起眼的冰裂隙边缘,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痕迹——几道被风雪半掩埋的、规则得不像自然形成的雪橇印,消失在裂隙深处。
“就是这里。”周屿放出一个微型侦察无人机。无人机沿着裂隙下降,传回的画面显示,裂隙底部一侧的冰壁上,有一个经过伪装的、与冰层颜色几乎融为一体的金属门,旁边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用于身份验证的扫描面板。
“需要权限。”苏晴皱眉。
周屿从装备包里拿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装置:“江瀚搞到的‘万能钥匙’,据说是从‘普罗米修斯之火’某个被渗透的中转站里‘借’来的高级货。理论上可以模拟大部分中低权限的身份信号。但只能用一次,而且会触发不可逆的内部警报。”
没有其他选择。
他们顺着绳索降下裂隙。周屿将“万能钥匙”贴在扫描面板上。装置发出微弱的蓝光,几秒钟后,面板上的红灯转为绿色,厚重的金属门发出沉闷的液压声,向内滑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刺骨的寒气伴随着一种奇怪的、混合着消毒水和某种未知化学制剂的气味从门内涌出。门后是一条向下的、嵌着昏暗蓝色导引灯的金属通道,深不见底。
“警报已经触发。我们时间不多。”周屿低声道。
三人迅速潜入,金属门在身后无声关闭,切断了外面冰原的微光。通道内异常安静,只有他们踩在金属网格地板上的轻微声响和循环空气的微弱嘶嘶声。墙壁是冰冷的合金,泛着金属特有的光泽。
他们沿着通道小心翼翼地向深处行进。根据周屿终端上不断更新的结构图(由无人机先行扫描绘制),他们正朝着那个巨大空洞的核心区域靠近。
通道开始出现岔路,墙壁上偶尔会出现一些标识,使用的是“普罗米修斯之火”内部的那种简洁而冰冷的图标语言:【低温样本库】、【能源核心】、【主研究区】……
周围开始出现一些实验室和观察窗,但里面空无一人,仪器屏幕漆黑,仿佛整个基地被按下了暂停键。这种死寂比外面的冰原更加令人不安。
“不对劲,”苏晴压低声音,“太安静了。就算警报刚触发,也不该一个人都看不到。”
林见清也有同感。她靠近一个观察窗,看向里面一个标有【意识映射实验场】的房间。房间中央是一个类似“回响室”但更加复杂的平台,周围布满了更加精密的传感器。但此刻,平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仿佛已经闲置了很久。
“难道……这是个废弃的基地?”苏晴猜测。
“能源读数显示,基地核心区域仍在运行。”周屿指着终端上的数据,“只是……生命信号极其微弱,几乎探测不到。”
他们继续前进,终于抵达了一个巨大的圆形中庭。中庭的穹顶很高,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发光晶体管道缠绕构成的、如同心脏般缓慢搏动的复杂结构。它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将整个中庭映照得如同梦幻的水下世界。那应该就是基地的“能源核心”或者说“中央处理器”。
而就在这个巨大“心脏”的正下方,摆放着一个东西,让三人的呼吸瞬间停滞。
那是一口透明的、如同水晶棺椁般的容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