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风雨兼程赴濠州(1/2)
天还没亮,破庙里就传来了细微的动静。肖雯雯是被冻醒的,防护 suit 虽然能抵御一定的寒冷,却挡不住深夜庙里的寒风。她睁开眼,看到朱重八已经醒了,正蹲在灶台边,小心翼翼地往灶里添枯枝,试图让昨晚的火种重新燃起来。刘石头还蜷缩在干草堆里,小脸红扑扑的,睡得正香。
肖雯雯站起身,走到朱重八身边:“怎么起这么早?不多睡会儿?”
朱重八抬起头,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却还是笑了笑:“俺习惯了,以前在家的时候,天不亮就要去地里帮俺爹干活。现在虽然没地可种了,也睡不着,早点把火生起来,等会儿煮点热水,咱们好喝了再上路。”
肖雯雯心里一动,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却比同龄人懂事太多。她蹲下身,帮着朱重八一起添柴:“昨天剩下的野菜还有吗?今天路上可能没那么容易找到吃的了。”
朱重八点了点头,指了指庙角的布包:“还有一点,俺昨天晚上就收拾好了,咱们路上省着点吃,应该能撑到濠州城。”
两人聊着天,灶里的火渐渐旺了起来,陶锅里的水很快就冒起了热气。朱重八把剩下的野菜放进锅里,又往里面加了些昨天从附近小溪里打来的水。肖雯雯则走到干草堆边,轻轻叫醒了刘石头:“石头,醒醒,该起来赶路了。”
刘石头揉了揉眼睛,坐起身,看到锅里冒着热气的野菜,顿时来了精神:“有野菜吃啦!”
三人围坐在灶台边,喝着热野菜汤,虽然没什么味道,却让身体暖和了不少。吃完早饭,朱重八把剩下的野菜仔细包好,放进随身的布包里,又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东西 —— 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棍,一个破碗,还有肖雯雯昨天给他的那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他一直舍不得吃,小心地用油纸包着,藏在布包最里面。
“都收拾好了,咱们走吧。” 朱重八背上布包,又走到刘石头身边,蹲下身,“石头,俺背你吧,你的脚还没好,走路太慢了。”
刘石头连忙摇头:“不用,八哥儿,俺自己能走,俺不想累着你。”
“听话,” 朱重八不由分说,把刘石头背了起来,“咱们要尽快赶到濠州城,晚了说不定会遇到危险。”
肖雯雯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她走上前,从口袋里拿出多功能军刀,递给朱重八:“这个你拿着,路上要是遇到什么危险,或许能派上用场。”
朱重八愣了一下,看着手里的军刀,刀身闪着寒光,比他平时用的木棍锋利多了。他连忙摇头:“不行,这个太贵重了,俺不能要,你自己留着用吧。”
“拿着吧,” 肖雯雯笑了笑,把军刀往他手里推了推,“我一个女人家,拿着这个也不方便,你是男孩子,路上还要保护我和石头,这个你拿着更合适。”
朱重八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那俺先拿着,等遇到危险了,俺一定保护好你和石头。”
三人收拾好东西,走出了破庙。清晨的风有些凉,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远处的田野里,已经能看到零星的流民,和他们一样,朝着濠州城的方向走去。
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流民,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里满是疲惫和迷茫。肖雯雯注意到,很多人的手里都拿着木棍或者农具,显然是为了路上防身用。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朱重八停下脚步,警惕地往前看:“好像是元兵在盘查,咱们小心点。”
肖雯雯也皱起了眉头,她从时空管理局的资料里知道,元末的元兵大多蛮横无理,经常欺压流民,要是被他们盯上,肯定没好果子吃。她对朱重八说:“等会儿你把石头放下来,让他尽量低着头,别说话,我来应付他们。”
朱重八点了点头,把刘石头放了下来,让他紧紧跟在自己身边。三人随着人流慢慢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几个穿着盔甲的元兵,手里拿着长矛,正站在路边,对过往的流民挨个盘查。
“站住!” 一个身材高大的元兵拦住了他们,手里的长矛指向朱重八,“你们是哪里来的?要去哪里?”
朱重八连忙低下头,恭敬地说:“回大人,俺们是从乡下逃荒来的,想进城投奔亲戚。”
元兵上下打量着他们,目光在肖雯雯身上停留了很久,又看了看她身上的防护 suit,眼神里满是疑惑:“你这个女人,穿的是什么衣服?看起来不像好人啊!”
肖雯雯心里一紧,连忙解释:“大人,小女子家乡发大水,家里人都走散了,这衣服是家里以前做的,料子特殊些,不是什么坏人,求大人行行好,让我们过去吧。”
元兵显然没那么容易相信,他伸手就要去抓肖雯雯的胳膊:“少废话!跟我走一趟,到时候就知道你是不是好人了!”
朱重八连忙挡在肖雯雯面前,手里紧紧攥着那把多功能军刀,却不敢拿出来,只能小声说:“大人,她真的是好人,求您别抓她。”
元兵脸色一沉,一脚踹在朱重八身上:“你个小崽子,还敢拦我?找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