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 > 第83章 何大清的最新任命

第83章 何大清的最新任命(2/2)

目录

何雨阳则帮着整理文件,把东北边境的地图、工业基地的资料,一一分类整理好,还在地图上标注出当年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爹,黑龙江边境多山林,冬天雪大,部队行军得注意防滑,我找了本《寒地作战手册》,您带着参考。”何大清看着儿子沉稳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这孩子不仅武艺精进,心思也越来越缜密,早已不是当年跟在身后的小屁孩了。

任命下达的第五天,何大清来到原独立师(已改编为东北边防第一旅)的驻地。

当他走进军营时,战士们早已列队等候,三万名将士穿着崭新的棉军装,肩扛步枪,腰扎皮带,在雪地里站得笔直,像一排排挺拔的青松。

“师长!”当何大清走到队伍前,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树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这些战士,大多是跟着他的老部下,有的是1945年收复沈阳时入伍的新兵,有的是1947年南下讨蒋时并肩作战的老兵,听到要跟着他回东北戍边,没有一个人犹豫。

“兄弟们,”何大清站在高台上,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声音洪亮,“中央让咱们回东北,一是守好边境,不让任何外敌欺负咱们新中国;二是帮着东北百姓恢复工厂,让黑土地上的机器重新转起来!咱们在东北流过血,现在要在东北扎根,守护好这片咱们用命换来的土地,有没有信心?”

“有!”将士们的呐喊声在雪地里回荡,震彻云霄。一营营长李建国,当年在锦州战役中失去了一条胳膊,此刻举着仅剩的右臂喊道:“师长,我跟您去东北!就算只剩一条胳膊,也能帮着守边境、修工厂!”战士们纷纷附和,有的举起手中的步枪,有的拍着胸脯保证,眼神里满是坚定。

何大清看着眼前的队伍,心里热血沸腾。他知道,这支队伍不仅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更是能为百姓办实事的“建设队”。

他下令:“各团即刻整理装备,三天后出发!出发前,每个连队都要去驻地周边的村子看看,帮百姓把过冬的柴火劈好,把漏风的房子修好——咱们是人民的军队,走之前,得给北平百姓留个好念想!”

1949年12月25日清晨,北平火车站白雪皑皑,何大清率领的东北边防第一旅将士们,背着行囊,列队站在站台上。

吕清心带着三个孩子来送行,何雨阳帮父亲提着行李,何雨柱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爹,这里面是我早上刚炖的鸡汤,您路上喝,暖身子。”何雨水则把自己的暖手炉塞进父亲手里:“爹,冷了就用它暖手,早点回来。”

火车鸣笛的那一刻,何大清紧紧抱了抱吕清心,又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头,声音有些沙哑:“家里有雨阳照看着,我放心。你们多保重,等东北稳定了,我就接你们过去看看。”吕清心忍着眼泪,点了点头:“你在那边注意身体,别太累,我们在北平等你回来。”

火车缓缓开动,何大清站在车窗边,挥手告别。看着站台上越来越小的家人身影,看着北平城渐渐被甩在身后,他转身望向东北的方向。

那里有黑土地的辽阔,有工业基地的轰鸣,有边境的风雪,更有他新的使命。

他从怀里掏出吕清心缝的内袋,摸出那包感冒药,又看了看手里的暖手炉,心里满是温暖。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田野和山林,何大清知道,东北的雪会更大、更冷,但他和他的部队,会像黑土地上的青松一样,牢牢扎根在边境,守护好新中国的东北大门,等待着春暖花开、百姓安康的那一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