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搜山降魔,山海显圣 > 第1章 龙背岭中,小采药郎

第1章 龙背岭中,小采药郎(2/2)

目录

小陆沉也是每年进山几十回的采药客,仗着人小嘴巴甜,从热心肠的跟山郎那里学到不少“基本功”。

采药很有讲究。

如这七叶一枝花,需要避铁器,免得污染药性,得用竹刀刮去表面粗皮,再以几捧湿润阴土上下覆盖,免得受到日头直射。

这样采下来,才能保持十成十的药性,卖出好价钱。

须知道,收药材的把头眼睛最毒,差上半分火候,都能砍掉六七成的价。

小陆沉绷着脸,全神贯注,他用药锄把周边泥土细细翻开,再握着薄薄竹片制成的短刀,小心翼翼做着清理。

心细与手稳,是采药客必须得有的功夫。

这个过程很漫长,额头汗珠顺着眼皮,进到双目之中,小陆沉也不动一下。

他专注地工作,直至长在树根底部的七叶一枝花被放进竹篓。

“一株,两株,三株……”

小陆沉心满意足,整整五株完整好药,够他还上回春堂的债了!

“可惜,只有一株是成熟结果,其他的,品相欠缺。不然,就能吃碗水盆羊肉……”

小陆沉遗憾想道,旋即又连连摇头,告诫自己不能贪心不足。

今天有这样的收获,已经是山神老爷额外开恩!

他重新背起竹篓,再盖着一层布,避免被看见。

呜呜呜!

落魂坡背阴,热风吹进来都有股凄惨味道,直钻脖颈,让人发凉。

小陆沉双手合十,感谢几遍山神老爷,麻溜儿沿着原路小跑离开。

等走出落魂坡,来到开阔处,他才放下心,一屁股坐在大石头上。

摘下挂在腰间的两只竹筒,里面装着清水和饱腹口粮。

小陆沉咕咚咕咚饮了几口,喘匀气之后,又吃起糠米制成的干饼子。

这口感就像啃树皮,粗糙噎人,还剌嗓子。

尽管难以下咽,却是采药客最常吃的口粮。

因其耐饥,挨得住饿。

“饱腹感极强……”

小陆沉脑袋瓜又冒出一个陌生词。

山风吹得后边的密林摇起绿浪,小陆沉咀嚼着干硬口粮,眼里透出十足期冀。

只要不签卖身契,继续做他的采药客,这日子,总归能有点盼头。

……

……

日头西沉,下山小道渐渐热闹。

采药客不在山中过夜,也是规矩。

龙脊岭瘴气密布,一到晚上如同禁地,只有积年老辣的赶山把头才敢闯一闯。

山脚下一溜儿都是支起来的摊子,有卖水卖吃食的小贩,也有专门替药铺子收货的牙人。

所谓牙人,便是充当中介、做担保的角色。

茶马道的商队来来往往,像丝绸、茶叶、牲畜这些大宗交易,都需要牙人牵线搭桥,撮合立契。

“沈爷,我这可是好东西!您瞅瞅,上年份的石斛!”

背篓挂着铜铃铛的跟山郎,个个兴冲冲奔到靠东边的那处摊子,拿出自己辛苦大半日挣来的药草。

“你采早了,没到火候,茎条也坏了,一条三十二文。”

被唤作“沈爷”的摆摊老汉,只淡淡扫了一眼,便给出实价。

他左手捏着烟枪,有一口没一口吧嗒抽着,脚边几只大竹筐里,已经摆满各种药草。

这老汉姓沈,曾经做过龙脊岭的把头。

把头就是跟山郎里最厉害的,正儿八经采过大药宝药的拔尖人物。

他们往往身边纠结十几号人,每次赶山必然满载而归。

很受其他采药客的敬重!

“沈爷!您再瞧瞧,这石斛……”

那个跟山客还想讨个价,却遭到沈爷旁边的壮汉劈头痛骂:

“不长眼的狗东西!沈爷的法眼何时出错过?都断定你这石斛不抵钱,搁这啰嗦什么!不愿卖就滚一边去!”

跟山郎缩起脖子,哪敢顶嘴,讪讪笑道:

“依沈爷的,三十二文,我这有小半筐,差不多四十条。”

沈爷仍旧抽着旱烟,没拿正眼看人:

“要铜板,还是碎银?”

四十条品相尚可的石斛,大约值一千两百八十文。

倘若要换成银子,只能得一两左右。

因为银比铜贵,有时候想兑一两银子,可能需一千四五百文。

“肯定是铜板!小民买米买炭哪里用得着银子!”

跟山客嘿嘿笑道,伸出双手,接过壮汉给出的一吊大钱,乐滋滋走了。

沈爷收货,向来公道,虽占不着啥便宜,但结钱最爽快。

是以,跟山郎都愿意卖到沈爷这儿,求个踏实。

三三两两的采药客挨个凑到摊子前,沈爷都只瞧一眼,然后报价。

吸取前面跟山郎的教训,后边的采药客都没敢再多嘴。

“六子,又进山了?”

瞧着小陆沉背着竹篓过来,沈爷那张老脸不禁多出些笑意。

“见过沈爷。”

小陆沉放下竹篓,把布掀开,恭恭敬敬道:

“您老瞧瞧,这能值几个钱。”

沈爷照例瞥上一眼,目光猛地凝住。

“了不起啊,六子!”

始终漫不经心的沈爷,缓缓放下烟枪,认真望着没比竹篓高多少的陆沉。

从那张小板凳站起来,正色道:

“今日龙脊岭,采药客之中,你当为第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