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交换(1/2)
补城墙的活儿干了三天,逃难来的男人里有几个是石匠,把城墙缺口补得整整齐齐。阿澈上去踩了踩,结实得很,比原来的还平整些。
\"这石匠手艺不错。\"他跟旁边的李将军说。
李将军嗯了一声,眼睛却盯着北边的林子:\"昨天派去放哨的人说,林子里有动静,像是有人在砍树。\"
\"砍树?\"阿澈皱眉,\"他们砍树干啥?\"
\"不好说。\"李将军摸了摸下巴,\"说不定是想搭桥,或者造木筏,从水路过来。\"
云漠关西边有条河,通着北边的草原。往年水浅,过不去人,今年秋雨多,水涨了不少。阿澈心里一沉:\"我去河边看看。\"
他叫上二柱子,往西边走。河边的风更大,吹得芦苇荡沙沙响。两人沿着河岸走,没发现木筏,倒是在泥地上看见些脚印,是新踩出来的,朝着上游去了。
\"往上游走,是啥地方?\"二柱子问。
\"是乱石滩,水流急,船过不去。\"阿澈蹲下来看脚印,\"不止一个人,最少五六个。\"
正看着,芦苇荡里突然动了一下。阿澈拔刀喊:\"谁?\"
里面钻出来个小孩,也就七八岁,手里攥着根鱼叉,吓得脸都白了。\"我......我捕鱼。\"
阿澈收了刀:\"你是逃难来的?\"
小孩点头,指着水里:\"我看见有鱼,想叉几条给我娘补补身子。\"
二柱子摸了摸他的头:\"快回去吧,这儿不安全。\"
小孩嗯了一声,攥着鱼叉跑了。阿澈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发堵。这孩子本该在家读书,现在却得出来捕鱼活命。
回到关里,赵虎正带着人练射箭。他自己站在靶子前,让新兵射,谁射偏了就罚扎马步。有个新兵手哆嗦,箭射到了旁边的树上,赵虎瞪着眼骂:\"废物!再练不好,到时候只能被蛮族砍!\"
阿澈走过去,把赵虎拉到一边:\"别对新兵太凶,他们才来没多久。\"
\"不凶点不行啊。\"赵虎压低声音,\"昨天我去柴房看俘虏,听见他们说,北边的大部落要派人来,说是要踏平云漠关。\"
\"你听得懂他们说话?\"阿澈惊讶。
\"瞎猜的。\"赵虎挠挠头,\"就听见'大首领''踏平'几个词,猜也能猜到。\"
阿澈心里更沉了,去找李将军。李将军正在看地图,旁边放着封信,是从京城寄来的。
\"京城那边说,再派五十个人来,得半个月才能到。\"李将军指着地图,\"这半个月,咱们得自己扛。\"
\"要不,把俘虏放了?\"阿澈突然说,\"给他们点粮食,让他们回去报信,说咱们不想打仗,只想守关。\"
李将军抬头看他:\"你觉得蛮族会听?他们抢惯了,不打疼他们,不会罢休。\"
\"可咱们人少,硬拼肯定吃亏。\"阿澈急了,\"昨天在河边看见个小孩,才那么点大就得出来捕鱼,要是再打仗,不知道还得死多少人。\"
李将军沉默了,过了会儿才说:\"把那个带木雕兔子的俘虏叫来。\"
士兵去柴房把人带来。那俘虏看着年轻,也就二十出头,胳膊被绑着,脸上还有伤,是上次打仗时被石头砸的。
\"会说汉话不?\"李将军问。
俘虏点头,声音有点哑:\"会一点。\"
\"你们大首领为啥要打过来?\"
\"今年草原旱,草都枯死了,牛羊死了大半。\"俘虏低着头,\"不抢粮,部落里的人会饿死。\"
\"就不能好好说?咱们可以给你们点粮食,换个平安。\"阿澈插话。
俘虏笑了,笑得挺苦:\"大首领说,汉人的粮食,抢来的才实在,送来的都是坏的。\"
李将军拍了下桌子:\"胡说!去年咱们还给过你们粮食,都是新打的!\"
\"那是以前的首领。\"俘虏抬头,\"现在的大首领是新来的,年轻,好打仗,听不进劝。\"
李将军让士兵把俘虏带回去,对阿澈说:\"看见了吧,不是咱们不想和平,是他们不给机会。\"
阿澈没说话,心里堵得慌。他走到柴房外,听见里面有说话声,是那个年轻俘虏在跟别人吵架,好像在争什么。他扒着门缝看,见那俘虏正把自己的干粮分给其他人,有个老蛮族打了他一巴掌,骂他是叛徒。
阿澈心里一动,推门进去。所有人都停下来,警惕地看他。他走到年轻俘虏面前,解开他的绳子:\"我放你走,回去告诉你部落里的人,愿意来换粮食的,我们给,不打人,不绑人。\"
俘虏愣了,不敢动。其他俘虏也傻了,瞪着眼看他。
\"官爷,这咋行?\"跟着进来的赵虎急了,\"放他回去,不就等于告诉他们咱们的底细了?\"
\"让他走。\"阿澈从怀里掏出个饼子,递给年轻俘虏,\"拿着,路上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