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火眼金睛(2/2)
前朝以及本朝的《商律》极为严苛,商铺账目繁多,除了记录税银外,还要详细的记录“供”,也就是原料花销。
理论上来讲,任何商铺,从买到卖,从开支到花销,都要一五一十分毫不差的记录在账本上,其中还要明确时间、人物、地点。
比如哥哥在篮球场卖了个鸡蛋,得钱一贯,买了个金鸡奖华语乐坛最佳中文原创歌曲。
一旦账目出现任何猫腻,就要进行“查询”,哥哥为什么卖了个鸡蛋,这颗鸡蛋是他买的,还是他亲自下的,谁能证明等等等等,事无巨细都要调查。
算盘噼里啪啦的打着,越是核对,唐云的眉头皱的越深。
他猛然发觉一件事,事情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不是说通过几本账看出了多大猫腻,而是连看几本账,一点猫腻都没有。
这么多账本,之所以被存放到这里,正是因为有猫腻,算是被府衙封存了,慢慢查。
结果唐云接连看了五本,什么都没看出来,每一笔数字都对的上。
“不对啊。”唐云自言自语了起来。:“就算我上了大学,可我高中成绩挺好的啊,证也是利用四个月考下来的,这怎么…”
唐云开始怀疑人生了,心不在焉的朝着窗户外面喊道:“那个谁,就是牛老四,不是,认养四头牛…那家伙叫啥来着?”
陈蛮虎从窗户
马骉也站了起来:“那叫犇,牛犇。”
唐云:“当时带着人去查账的是他吧,给他叫来。”
话音落,牛犇的脑瓜子出现在了窗前,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过来了,和阿虎以及马骉搁那吹牛b侃大山。
唐云吓了一跳:“靠,刚才叫你,怎么没吭声呢。”
牛犇还挺委屈的,我也不叫牛老四啊。
“人都是你抓回来的对吧。”
牛犇点了点头。
唐云奇怪道:“你懂查账?”
“不懂啊。”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账目有猫腻,凭着什么证据将那些掌柜的抓来的?”
“就是杀气腾腾的进去,抓着掌柜的头发,大吼一声你他娘的犯事了胆敢瞒报税银,走,跟老子去衙署受审。”
唐云,张大了嘴巴:“然后呢。”
“跪地上的,一定有猫腻,心虚,一头雾水的,八成是无辜的。”
唐云:“…”
马骉肃然起敬:“高哇。”
“高个锤子高。”
唐云都想骂人了,这不扯淡呢吗。
牛犇得意洋洋:“也不可妄下定论,在京中时也是如此,本将深怕抓错了人,因此在狱中也会再次谨慎审问一番,不是本将吹嘘,抓了那么多人,从未断错过案子,更从未冤枉过一个好人。”
“真的吗。”唐云微微松了口气:“没看出来,你还有一对火眼金睛。”
马骉连连点头:“佩服。”
牛犇更得意了,刚要再吹两句,陈蛮虎皱眉问道:“你审案的时候,动刑吗?”
“分人。”
“怎么分?”
牛犇:“他要是嘴硬说是冤枉的,那就动刑。”
阿虎:“那要是动过刑,他还说是冤枉呢?”
“没见过,我下手比较狠。”
听到这句话,唐云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突然有一种明悟,自己,好像是一时不留神站错对了,加入反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