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空境镜空 > 第89章 暗矢破重围

第89章 暗矢破重围(2/2)

目录

这句话说得极重,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分量。在这个非常时期,任何阻碍抗战大业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罗云净并提出了一份极为大胆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划。他故意在会议上声称,为迷惑日军,将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诱饵”船队,高调宣称运输重要设备,实则主力通过几条隐秘的陆路和小河道西迁。

散会后,罗云净回到办公室,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搬迁计划要重新调整,运输路线要再次确认,人员安排要周密部署......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他一一过问。

这份计划自然传到了赵安平耳中。他如获至宝,认为抓住了罗云净“浪费资源”、“意图不轨”的把柄,立刻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暗中调查“诱饵”船队的真实情况,一方面向其上峰密报罗云净的“可疑”行为。

这日,秘书来报:这些天赵安平异常活跃,频频约见不同部门的人,似乎在收集什么。”

罗云净听完只是冷笑一声,继续埋头处理搬迁文件。

赵安平并不知道,他调查“诱饵”船队的举动,已被肖玉卿安排的人密切监控,成为了日后反击他的证据之一。

而真正的核心设备和人员,则在罗云净更加隐秘的安排下,通过精心挑选的路线和绝对可靠的护送力量,开始悄然撤离金陵。

时间一天天过去,金陵城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恐慌在无声蔓延。空袭更加频繁,街上行人神色匆匆。

罗云净忙得脚不沾地,处理着雪片般的文件,协调着各方关系,应对着赵安平不时发起的刁难。林慕婉则不动声色地协助他,利用救亡会渠道,为秘密撤离路线提供补给和信息支持,同时开始悄悄整理行装,销毁不必要的文件。

第三日深夜,罗云净回到寓所,递给林慕婉三张船票。

“明天凌晨,下关三号码头,‘昌平’号货轮。你们坐这艘船走,阿旺会护送你们。”

林慕婉接过船票,看清了上面的信息,点了点头。

江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与水腥气,吹拂着码头上混乱的人群。“昌平”号货轮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停泊在昏暗的江面上,只有几盏昏黄的灯在船舷摇曳。

罗云净亲自将林慕婉、陈妈以及负责护卫的阿旺送到登船处。陈妈紧紧攥着一个小小的包袱,脸上满是惊惶与不舍,絮絮叨叨地嘱咐罗云净一定要早点来渝州汇合。阿旺则沉默地站在稍远的位置,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路上一切小心。到了汉口,会有人接应你们。后续路线,听从‘家里’安排。”罗云净看着林慕婉叮嘱。

“你放心。”林慕婉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在罗云净布满血丝的双眼上停留片刻,声音很轻,“云净同志,你也多保重。”

她最后看了他一眼,那眼神清澈、坚定,随即利落地转身,和阿旺一起搀扶着陈妈,随着人流走向那艘即将载着她们驶向未知命运的货轮。

罗云净站在原地,他没有立刻离开,直到“昌平”号拉响汽笛,缓缓驶离码头,融入长江的茫茫夜色之中,他才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转身,重新没入金陵沉重的黑暗里。江风卷起他大衣的衣角,猎猎作响,更添几分孤寂。

回到资委会,天光已微亮。罗云净毫无睡意,立刻投入到更紧张的工作中。

赵安平果然加强了对他的监视,甚至几次以“核查物资”为名,试图探听真正核心设备的去向,都被罗云净以“最高机密”或“诱饵计划所需”为由挡了回去。两人之间的暗流愈发汹涌。

与此同时,真正的撤离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通过肖玉卿掌握的运输线以及“磐石”暗中策应的渠道,一批批关键设备、技术人员及其家属,沿着罗云净与肖玉卿共同规划的隐秘路线,悄然西去。

金陵的夜色深重,资委会大楼仅剩几个窗口亮着灯,像乱世中不肯熄灭的星火。罗云净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进来。

秘书闪身而入,神色凝重地低声道:组长,刚收到的消息,力行社的人已经行动了。就在半小时前,赵安平在寓所被带走,据说罪名是通敌叛国

罗云净瞳孔微缩:这么快?

不止他一个。秘书的声音压得更低,他那位在军政部的靠山,也在同一时间被控制。据说委员长亲自下的手令,要求严查严办,绝不姑息。

罗云净缓缓转过身,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这个结果虽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行动之迅速、手段之凌厉,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看来,委员长是真的动怒了。他轻声道。

工业内迁是当前第一要务,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就是自寻死路。秘书冷笑道,赵安平他们以为暗中使绊子不会有人察觉,却不知委员长对这件事盯得有多紧。

罗云净沉默片刻,问道:消息传开之后,委员会里有什么反应?

人心惶惶。秘书如实汇报,特别是那几个平时和赵安平走得近的,现在都吓得不敢出声。胡将军刚才还特意打电话来,说督导组会全力配合我们的搬迁工作,绝不敢再有任何刁难。

这个结果,让罗云净暗暗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是最高层在用雷霆手段为工业内迁扫清障碍。赵安平的下场,既是对内部蛀虫的清理,也是对所有人的警告——在这个关乎民族存亡的时刻,任何阻碍抗战大业的行为,都将被无情清除。

通知各部门负责人,明早八点开会。罗云净沉声吩咐,搬迁工作必须加快进度,时间不多了,必须在剩下十天完成所有核心绝密设备的转移。

秘书立即应道,随即又有些犹豫,组长,那赵安平他们......

这不是我们该过问的事。罗云净打断他,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把该搬的东西都搬走,一件不留。

秘书会意地点点头,快步离去。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寂静。罗云净走到办公桌前,他知道,这场雷霆行动为搬迁工作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数以千计的机器设备要拆卸、装运,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和家属要安置,每一条运输路线都要确保安全......所有这些,都压在他的肩上。

但此刻,他的心中却前所未有地坚定。

因为他知道,在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较量中,他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从最高当局到基层员工,从前线将士到后方民众,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保住工业血脉,就是保住抗战的希望。

第二天清晨,当罗云净走进资委会大楼时,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同了。原本还在观望、拖延的一些人,现在都主动来找他汇报工作、请示安排。就连平时最难打交道的几个部门,也都表示会全力配合。

在早上的会议上,罗云净没有提及昨晚发生的事情,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中午时分,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汉口的密信。信是肖玉卿亲笔所写,只有寥寥数语:枯枝已除,前路可期。望君速行。

罗云净将信纸在掌心揉碎,目光望向西边。

是的,前路可期。尽管前路依然艰难,但最大的障碍已经清除。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将这座维系着国家命运的工业血脉,安全地转移到后方。

窗外,搬运设备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办公室里,电话铃声、电报声、工作人员的汇报声此起彼伏。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罗云净深吸一口气,重新埋首于成堆的文件中。

时间,现在比什么都宝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