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以舞成名 > 第57章 沉淀

第57章 沉淀(2/2)

目录

这个结果,让知悉内情的极少数人感到一种荒诞的幽默。

……

东海艺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赵明理院长关掉了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泰晤士报》评论文章的网页,抬手揉了揉眉心,脸上是一种想笑又觉得场合不对的古怪表情。

他转过头,望向坐在不远处沙发上,正悠闲品着明前龙井的齐磊。

“看看吧,外面为了你和‘你’谁更厉害,都快吵翻天了。”赵院长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几分好笑,“你小子倒好,稳坐钓鱼台。”

齐磊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语气平淡:“大家各有看法,很正常。艺术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

赵明理走过来,在他对面坐下,给自己也斟了一杯茶:“你倒是想得开。不过话说回来,《大河之舞》这次算是给你在国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是准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单干,还是考虑和哪家巨头合作?‘大树底下好乘凉’,资源和渠道会顺畅很多。”

不出他所料,齐磊几乎没有犹豫:“单干。我不喜欢被束缚,创作需要绝对的自由。”

赵明理点点头,表示理解。

以齐磊的才华和心气,选择单干是必然。

但他也指出了现实问题:“我明白。但单干意味着你需要组建自己的班底,编剧、舞美、核心舞者、运营团队……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有能力跟上你思路的顶尖人才,可遇不可求。”

齐磊微微蹙眉,这正是他目前面临的瓶颈。

回国大半年,凭借《大河之舞》一部巨作横空出世的大动作,他可谓风头无两,但也无形中站在了风口浪尖。

若真踏入圈子,那些盘根错节的资本和既得利益者,难保不会对他进行打压或收编。

现在这种“野王”的状态,反而是一种保护。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赵明理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缓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回来这半年,动静已经够大了。有时候,退一步,不是为了退缩,而是为了积蓄力量,跳得更远。”

他抿了口茶,继续建议:“既然短时间内,不适合再推出《大河之舞》这种量级的重磅作品,何不暂时下沉一下?大的做不了,我们可以做小的,做深的。”

“哦?院长的意思是?”齐磊抬眼,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比如,回母校带带课,开几个大师班。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完全可以把你的课程、排练片段,甚至是一些艺术见解,通过直播的形式传播出去。”

赵明理娓娓道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能维持甚至提升你的人气和影响力,让你的名字持续出现在公众视野。第二,教学相长,过程中或许能发现一些好苗子,为你将来的团队储备人才。第三,也是最实际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一部分资金和铁杆粉丝,为你未来的独立制作铺路。这叫‘深挖洞,广积粮’。”

“直播吗?”齐磊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好像有点搞头的样子呀!”

这个形式,在蓝星的文艺圈,尤其是到了他这种级别或者是走艺术家路线的大伽眼里,它仅仅只是一种比较新潮的辅助尝试。

但想以此作为主业来搞,那就太拉低艺术家的档次了!

如果他真的这么干,别说国内那帮艺术家的老头子们不会放过自己,就连娱乐圈内的那群大佬也会提刀追他满龙国砍的。

因为,这里面可是关系到一个地位和市场竞争规则的敏感话题!

除非齐磊不想混了另说……

但仔细一想,做做直播这事确实是眼下对他来说,一个能打破传统媒体和院线等诸多限制,能直接与观众对话,同时还能保持创作独立性和个人品牌热度的绝佳方式。

它看似“下沉”,实则是一种更聪明、更贴近时代的“上行”路径。

“听起来……似乎不错。”齐磊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可能的直播内容——不仅仅是枯燥的教学,或许可以展示编舞的创作过程,解析世界经典舞作的奥秘,甚至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跨界对谈……

看着齐磊陷入思考的模样,赵明理知道,这个建议已经被听进去了。

他欣慰地笑了笑,举起茶杯:“不急,慢慢想。艺术之路漫长,有时候,停下来,或者换条小路走走,会看到更精彩的风景。”

齐磊也举起杯,与院长轻轻一碰。

茶杯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敲响了他下一段旅程的序曲。

窗外,阳光正好,一如他此刻逐渐清晰起来的心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