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天武现状(1/2)
静心苑内,竹影摇曳,茶香袅袅。萧瑟屏退了左右,只留武文子一人在凉亭中对坐。此时的武文子,早已褪去了在北风烈军营中的那份刻意低调,眉宇间虽仍有风尘之色,却自然流露出一股难以掩饰的贵气与沉凝。
“这一路往返,所见所闻,细细说与我听。”萧瑟抿了一口清茶,语气平淡,眼神却带着洞察人心的锐利。
武文子(大皇子武泰)深吸一口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起身,对着萧瑟郑重一礼:“此行千里,文子……受益良多。谢世子给予此次体察民情的机会。”
萧瑟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
武文子重新落座,眉头渐渐锁紧,声音低沉而带着压抑的愤懑:“世子,恕文子直言,这一路所见,触目惊心!千里疆域,虽表面看来盗匪不甚猖獗,但民生之凋敝,远超想象!沿途村落,十室五空者不在少数,留下的百姓也多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春耕之季,田间却少见壮丁,多是老弱妇孺在艰难劳作……”
他的语气越来越激动:“朝廷年年拨付赈济,赋税亦时有减免,可这些恩泽,到底有几成能真正落到百姓头上?那些州县官吏,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民脂民膏,却尸位素餐,欺上瞒下!甚至与地方豪强勾结,盘剥百姓!他们……他们简直枉食君禄,愧对黎民!”
说到气愤处,这位一向注重仪态的大皇子,竟忍不住抬手重重一拍石桌,震得茶杯乱响,骂了一句:“留着这群蛀虫,有何用?!”
萧瑟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武文子喘了口气,继续道:“相较于那些偏远州县,祭城的情况稍好一些,毕竟曾是北境重镇,底子犹在。但……但那祭城城主,同样不是东西!边疆战事频仍,将士们在前线浴血,他却在自己的城主府内大兴土木,修建什么劳什子的‘观星阁’、‘醉仙台’!更是借各种名目,强征民夫,搜刮民财,甚至……甚至公然强纳城内颇有姿色的女子入府!当真是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将一路所见的不平事,尤其是祭城城主的劣迹,详细道来,言辞恳切,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听完武文子的叙述,凉亭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良久,萧瑟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无波:“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官吏腐败,民生多艰,此乃国之大患。你看得很清楚,也很好。”
他话锋一转,看向武文子:“不过,清查吏治,整顿官场,此乃国政,非我一介世子所能越俎代庖。你既已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将这些情况,原原本本,奏报于你的父皇,让陛下亲手操作更为合理!”
武文子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萧瑟的用意。萧瑟这是在提醒他,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以合适的身份去推动解决,才是关键。他是天武国的大皇子,未来的储君,理应由他将这些民间疾苦上达天庭,由朝廷、由皇帝来裁决。
“世子所言极是!”武文子肃然起身,“文子知道该如何做了。定将所见所闻,如实禀明父皇,恳请父皇肃清吏治,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萧瑟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有些事,点到即止即可。
就在此时,苑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着王府侍卫服饰的汉子快步来到凉亭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激动:
“禀世子爷!法场那边传来消息,当初您放归的那三十六名人犯……已有三十三人如期归来!此刻正在法场候着,请世子爷前往定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