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集:地窖里的“时光菜谱”与老灶台的“复活之战”(2/2)
炎耀和炎昭忙着备菜,灶台上摆着刚腌的香椿芽,绿得发亮;蒸好的青团冒着热气,艾草的香混着豆沙的甜;最费功夫的是“翡翠烧卖”,炎昭把荠菜剁得比泥还细,和着豆腐拌馅,擀的面皮薄得能看见馅的绿,包的时候捏出十二道褶,像朵刚开的花。
胡东东和小宇负责摆盘,小宇用胡萝卜刻了只小兔子,摆在青团旁边,胡东东却觉得不够“热闹”,往盘子里撒了把爆米花:“这叫‘春满人间’,甜的咸的都有!”引得众人笑他“胡闹”,却没人真的把爆米花捡出来——那点脆甜混着艾草香,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儿童节那天,老灶台的三轮车队浩浩荡荡往福利院去,车头挂着面红布,上面写着“灶王阁·老灶台联合宴”,字是王铁柱写的,笔锋里带着股倔劲,像老灶台的烟火。
孩子们排着队在院子里等,扎马尾的女孩看见炎耀,举着幅画跑过来,画上是地窖里的坛子,每个坛口都飘着朵小云彩,像在说“里面藏着会飞的香”。“哥哥,今天有汤圆吗?”她仰着头问,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葡萄。
“不光有汤圆,还有‘会跳舞的烧卖’!”胡东东掀开保温桶,翡翠烧卖在蒸汽里轻轻晃,薄皮裹着绿馅,真像一群踮脚的小绿仙。孩子们“哇”地围上来,小宇给每人递了双竹筷,轻声说:“慢点吃,馅烫。”
炎耀端上香椿炒鸡蛋,油亮的鸡蛋裹着紫红的香椿,香气“轰”地漫了满院,连福利院的阿姨都凑过来:“这味绝了!我奶奶以前也这么做,说吃了香椿,一年都精神!”
最受欢迎的是“节气汤圆”,炎昭在糯米里加了点艾草汁,团子绿莹莹的,咬开是芝麻馅,甜得像小时候的糖块。那个最小的孩子捧着汤圆,吃得满脸都是馅,像只沾了芝麻的小花猫,逗得胡东东举着手机拍个不停。
席间,王铁柱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那本《节气食单》:“孩子们,这菜谱上写着‘食者有心,做者有情,方为人间至味’。老灶台和灶王阁的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不管日子多难,总得让肚子暖着,心里亮着,这才是活着的滋味。”
女孩突然站起来,往王铁柱手里塞了颗糖——正是胡东东在地窖里捡到的那种橘子糖。“爷爷,这糖给您,”她的声音脆得像咬冰糖,“跟菜谱上的春天一样甜。”
离开福利院时,夕阳把三轮车的影子拉得老长,车厢里的空盘子还留着淡淡的香。胡东东哼着跑调的歌,炎耀翻着《灶王阁秘谱》,突然指着一页笑了:“你看,二爷爷还记着‘给偷嘴的学徒留块糕’,跟你小时候一个样。”
王铁柱蹲在车斗里,摸着那本菜谱,烟袋锅在手里转了又转,没点燃,却好像已经吸到了烟里的香。“以后啊,”他突然说,“咱把老灶台扩扩,腾出间屋当‘菜谱馆’,谁想学做菜,就来,咱不收钱,就图个烟火不断。”
胡同口的槐树叶绿得发亮,老灶台的烟囱里冒出的烟,在风里卷成个圈,像给时光画了个温柔的句号。或许那些藏在地窖里的菜谱,从来不是为了“复活”灶王阁,而是为了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味道不会老,真正的温暖不会散,就像老灶台的烟火,只要有人守着,就永远亮着,暖着,香着,等着每个需要的人,来寻一口人间的热乎。
而属于老灶台的新故事,已经在《节气食单》的新页上,悄悄写下了第一笔——带着香椿的鲜,艾草的香,还有孩子们的笑,浓得像刚熬好的卤汤,让人忍不住想,下一页,又会藏着怎样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