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集:深夜的灶台与未凉的粥(2/2)
“太好了!我同事说你们的糖火烧比咖啡还提神!”
“等我下班,一定来!”
晚上10点40分,第一个食客推开了老灶台的门。是张默,眼睛里布满血丝,手里还拎着笔记本电脑。“来碗南瓜粥,两个肉包子。”他声音沙哑,坐下时椅子发出“吱呀”一声响。
李秀莲端着粥过来,碗里的南瓜块炖得烂熟,米油浮在表面,像层琥珀。“慢点吃,”她往他碟子里放了碟咸菜,“刚熬好的,烫。”张默舀了一勺粥,吹了吹送进嘴里,南瓜的甜混着米香,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得胃里暖暖的,眼眶突然就红了。
“上周我在这儿吃了碗蛋羹,”他低着头说,声音闷在碗里,“我妈给我打电话,说‘别总熬夜,对胃不好’,我还跟她发脾气……刚才喝这口粥,突然就想她了。”
这话让灶后的炎耀炎昭都静了下来。炎耀往包子褶里多塞了点肉馅,炎昭往粥桶里又添了点热水,蒸汽腾起来,模糊了两人的眼睛。
后半夜来的人渐渐多了。有穿着工装的外卖小哥,捧着包子站在门口狼吞虎咽,电动车还在旁边“滴滴”地响;有护士推着自行车进来,买了六个糖火烧,说“给科室的同事带的,她们今晚值夜班”;还有个刚毕业的小姑娘,边喝粥边掉眼泪,说“项目搞砸了,老板让我明天不用来了”,李秀莲坐在她旁边,听她哭了半个小时,最后给她打包了两个包子:“明天会好的,吃饱了才有力气找新工作。”
凌晨三点,最后一个食客离开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张默帮着把桌子擦干净,说:“我给你们写个小程序吧,能提前订夜宵,不用等。”炎耀笑着摆手:“不用,来了就能吃,等会儿也没事。”
关门前,王铁柱往灶膛里添了最后一块柴,火苗“噼啪”响着,映着满桌的空碗。每个碗底都干干净净,像被舔过似的。“你看,”他对李秀莲说,“这夜宵开对了,比多卖几笼包子值。”
李秀莲往粥桶里倒了点清水,准备清洗,突然发现桶底还剩小半碗粥,上面漂着颗红枣。她舀起来尝了尝,甜得正好,像谁特意留的。
天快亮时,张默在公司楼下的花坛里,看见只流浪猫,正小口小口地舔着他刚打包的粥。他蹲下来,看着猫的眼睛,突然笑了——原来这城市的深夜,不止有人需要暖,连流浪的小生命,都盼着口热乎的。
老灶台的卷闸门再次落下时,阳光已经爬上了门楣。炎耀炎昭趴在案板上睡着了,脸上还沾着点面粉。王铁柱给他们盖上毯子,看着灶台上温着的粥,突然觉得,这灶台烧的不只是柴,是给每个赶路人的暖,是让这城市在黑夜里,也能透出点烟火气的光。
而那些加班的、赶路的、失意的人,或许明天还会来,或许不会,但他们总会记得,有个地方,在最深的夜里,为他们留着一碗热粥,一笼包子,像家人在等你回家——哪怕素不相识,也愿意给你一份,不掺任何杂质的暖。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