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安排(1/2)
戚氏是得了下人通报才知道齐禹要领兵出征的消息,当下便在自己院里翻箱倒柜地找东西——把压箱底的狐裘披风、上好的伤药膏,还有齐禹小时最爱吃的蜜饯都一股脑塞进包袱,由丫鬟扶着,脚步匆匆地往怀清院里赶。
刚跨进院门,就见来顺肩上扛着个鼓鼓囊囊的青布包袱,正弯腰给怀清行礼:“夫人放心,小人定亲手把东西交二爷手上!”
怀清点头应着,看着来顺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缓缓转过身,对上戚氏的目光。
戚氏把自己的包袱往丫鬟手里一递,快步走上前,想说些“别担心”“禹儿会平安回来”的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看着怀清站在廊下,风拂起她鬓边的碎发,神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可那双攥得微微发白的指尖,却和当年自己送齐国公出征时一模一样。
那时她也是这样,站在府门前,看着丈夫披甲上马,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后只化作一句“保重”。
那些“注意安全”“早去早回”的安慰,在生死未卜的征战面前,轻得像一缕烟,根本抵不过心底翻涌的牵挂。
戚氏终是没说什么,只是上前轻轻握住怀清微凉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那掌心的温度沉稳而有力,像在说:我都懂,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怀清抬头看她,眼底那层强撑的平静终于裂开一丝缝,涌上来的湿意被她飞快地眨掉。
戚氏便拉着她往屋里走,笑着岔开话题:“我给禹儿带了些他爱吃的蜜饯,行军路上嘴馋了能垫垫。对了,前几日我让厨房腌的酱菜也好了,配着干粮吃开胃,我让人给你也送些来。”
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一句句寻常的家常,却比任何话语都更能熨帖人心。
怀清跟着应着,心里那团紧绷的弦,竟在这细碎的叮嘱里,悄悄松了些。
怀清顺着戚氏的力道往屋里走,指尖轻轻掐了掐掌心,将那点翻涌的情绪压下去,脸上挤出一抹浅淡的笑意,轻轻点头:“娘放心,我没事。二爷是去保家卫国,做他该做的事,我能照顾好自己,也能守好这个家。”
说这话时,她的声音稳得很,只是垂在身侧的手,仍不自觉地攥紧了衣摆——那处还残留着方才塞灵泉水时,瓷瓶硌出的细微触感。
怀清垂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绣着的缠枝纹,说这话时倒真没多少硬撑的成分。
怀远府那边军情紧急,信使带来的消息只说“形势危急”,具体如何凶险、粮草是否充足、伤病员有多少,全是雾里看花。
齐国公虽在朝中能调动资源,可远水救不了近火;朝中其他人要么年纪尚轻未经世事,要么身有旧伤不堪征战。
算来算去,只有齐禹——年轻力壮,又在军中历练过几年,熟悉领兵之道——这一去,才能真正摸清前线的虚实,也才能让后方的支援精准落到实处。
手心手背都是肉,齐禹是她的夫君,大哥是她血脉相连的兄长,哪一个她都放不下。
可眼下的局面,分明是齐禹去了,怀远府的守军、包括被困在那里的大哥,才算有了一线生机。
这一点,她比谁都清楚。
只是想到这里,心口还是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发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