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重新彻查(1/2)
文武百官垂首肃立,心头却各有盘算,暗自嘀咕:前有楚王被废,后有贤王遭禁,如今竟轮到了安王——看来这皇家王子的位置,光鲜表象下藏着多少惊涛骇浪,实在不是那么好坐的。
“安王!”惠安帝的声音淬了冰般,在大殿中骤然炸开。
安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却仍梗着脖子大喊冤枉:“父皇!儿臣冤枉!定是有人妒忌儿臣,故意设下圈套陷害!儿臣对天发誓,从未做过任何损害百姓利益之事,更别说煽动囤粮这等伤天害理之举啊!”
他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声音因恐惧发颤,却仍强撑着辩解。
他倒也算得上精明,半句不提聚福茶馆与自己毫无干系。
毕竟这层关系在京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此刻若强行辩白“聚福茶馆跟我无关”,反倒显得欲盖弥彰,徒增可疑——倒不如借着喊冤的由头,将自己摘干净,只说遭人陷害,反倒更能博几分同情。
一旁的沈阁老心乱如麻,此刻对安王的怨怼已深——怨他隐瞒实情,怨他办事如此不牢靠,竟把自己也拖入这浑水。可事到如今,他与安王早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安王倒了,他这条老命怕是也难保全。
思及此,沈阁老咬了咬牙,强压下心头的慌乱,硬着头皮出列。他目光扫过御案上摊着的账册,又转向惠安帝,沉声道:“陛下,仅凭这账册定罪,未免太过草率。您想,这账册辗转多人之手,谁能保证中途未曾被人动过手脚?或许是有心人模仿笔迹,故意在纸背做了手脚,就是要引陛下误会殿下啊!”
他顿了顿,努力让语气更恳切些:“再者说,账册上的粮食往来,与安王府并无直接关联,哪家粮铺的记录能确凿指向殿下?圣上可传聚福茶馆东家对质,而且仅凭这模糊字迹便定罪,恐难服众。依老臣看,不如将账册交由刑部、大理寺会同核查,一来辨明字迹真伪,二来追溯账册源头。若真是有人伪造,也好揪出幕后黑手,还殿下一个清白啊!”
话落,他偷偷抬眼瞥了安王一眼,见对方正用祈求的目光望着自己,心里更是五味杂陈——这番话说得虽有条理,可他自己清楚,不过是拖延之计。
聚福茶馆本就是安王的产业,即便东家不是安王,他也难辞其咎。
惠安帝又岂会不知其中关节,只是……
殿中百官虽不敢明言,可那低垂的头颅与紧绷的脊背,都透着同一种疑虑:楚王、贤王接连出事,如今又轮到安王,这背后若说全然没有蹊跷,谁能信服?
莫非真有势力在暗中搅局,想借皇子的血来动摇朝纲?
惠安帝捏着账册的手指缓缓松开,指节的青白渐渐褪去,眼底的寒意却未减分毫。
他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安王,又掠过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沈阁老身上,语气听不出喜怒:“沈阁老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这话一出,安王猛地抬头,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火苗。
惠安帝却不再看他,只沉声道:“此事牵连甚广,若真有幕后黑手,朕定要揪出来。即日起,将聚福茶馆查封。”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何年友!”
“臣在!”何年友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朕命你会同刑部、大理寺,重新彻查此案!账册的来龙去脉、粮铺掌柜的证词、聚福茶馆近半年的行踪往来,一一核查清楚,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若有包庇或懈怠,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