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25章 秦王安王

第125章 秦王安王(1/2)

目录

暮色漫过盛府飞檐时,怀清姐妹在绣技交换中满载而归;与此同时,怀诤正于卫府雅集上谈笑风生。

作为卫大儒的关门弟子,他既有才名傍身,又擅将奇巧之物化作市井热潮。

上次凭借精巧机关兽引得达官显贵争相求购,此番亮出的袖弩与弹弓,更是让在场宾客眼前一亮。

不同于往日纷争,此次众人竟默契地选择以物易物。

怀诤不疾不徐,用袖弩换得西域商人的精钢图纸,又以弹弓换来老学究珍藏的孤本典籍,再用典籍与富商交换罕见的南洋香料……交易如涟漪般层层扩散,看似随性的置换,实则暗藏章法。

最终,他捧回一本记载工坊机密的股本簿册,郑重呈予卫大儒。

夜深人静时,怀清倚窗翻阅新得的绣谱,忽想起以前国外流传有人用别针换得一座别墅的奇闻。

如今见怀诤以小物换重宝,竟与那故事异曲同工。

她望着窗外摇曳的灯笼,唇角勾起浅笑——这世间物物交换的妙处,果然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于人心筹谋间,如何将一文不值化作价值千金。

暮色漫过栖梧坞连绵的飞檐时,怀清展开林先生递来的烫金账本。

泛黄的宣纸上,墨迹未干的数字在烛火下泛着微光——上月流水竟达一万两千七百两,纯利整整一万两。

指尖抚过那串数字,她握着羊脂玉扳指的手微微发颤,窗外飘来的桂花香裹着茶馆说书人的惊堂木响,恍然如梦。

原以为以集天下奇巧、传百工智慧为宗旨的栖梧坞,不过是赔本赚吆喝的风雅事。

却不想自冬小麦丰收后,这方占地千亩的园子竟似活了过来:精舍里匠人切磋技艺要收观研费,茶馆说书每日座无虚席,连九州风物阁陈列的机关兽、老花镜样品,都引得富商们争相预定。

最叫人意外的是那间以物易物的竹楼,往来商贾在此各取所需,交易抽成竟占了三成进账。

姑娘,这账本......林先生欲言又止。怀清望着账册末尾密密麻麻的条目,忽轻笑出声。

晚风卷着纱幔扑进书房,烛火明明灭灭,映得她眼底流转的光比鎏金烛台更盛。

原以为是散财聚贤的善举,却不想无心插柳间,竟织就了一张贯通商界、学界的巨网。

林先生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指尖点着账本边角的批注:姑娘可知,光是那老花镜的定制预约,便占了器械坊三成进项。

他展开夹在账册里的羊皮卷,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地订单——从江南绣庄到塞外商队,连宫里都遣人来问询。

还有这茶馆,林先生又抽出张洒金笺,每日两场的说书,门票钱倒是其次,单是贵客们点的云雾茶、银丝酥,流水便翻了五倍。

怀清指尖摩挲着账本烫金的卷边,忽然想起初建栖梧坞时,那些说她千金散尽只为虚名的风言风语。

如今檐角铜铃叮咚,远处工坊传来叮叮当当的锻造声,倒比任何辩驳都有力。

你明日召集各坊主事。她将账本合上,目光扫过窗外通明的灯火,既然这园子自己生了金,便该好好谋划——下月的百工擂台,要让九州风物阁的名头,传到更远处去。

林先生躬身应是,转身时却听见身后传来轻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