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怀谨中举(2/2)
陶宇生一路高喊着报喜,脚下马不停蹄,声音穿透了田野间的庄稼,越过了庄户的房舍,传遍了整个庄子。
一时间,劳作的庄户们纷纷停下手中活计,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欣喜与羡慕。
有人说道:“大公子可真是有本事,这下东家可要发达了!”
还有人回应:“可不是嘛,咱们庄户也跟着沾光!”
怀清亦是又惊又喜,赶忙将手中田里的活计匆匆交代给身旁的庄户,而后快步走到爹娘身边,说道:“爹娘,咱们快回去准备准备!”
三人脚步匆匆,赶回家里。等下衙役便会前来正式报喜,家中的鞭炮、喜糖之类他们都得提前备好。
等他们回到内庄,田管家早已手脚麻利地翻找出鞭炮,又指挥着家人布置庭院,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红对联,整个院子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就等报喜的衙役一到,热热闹闹地庆祝大哥高中的大喜事。
在大明科举的体系里,秀才仅仅是初步踏入了功名的门槛。虽说在地方上能享有一些基本优待,像是见知县时无需下跪,还能减免部分丁税,但总体而言,社会地位仍旧不高。
平日里的吃穿用度、生活起居,与普通百姓并无太大差别,依旧要为生计奔波忙碌,甚至有些秀才还得靠教书、帮人写信等维持生计。
而举人可就大不一样了,一旦中举,地位便会显着提升,被众人尊称为“老爷”。
不仅能够享受更多赋税和徭役的减免,家中田产增多也无需担忧沉重税赋;还能与当地官员往来结交,参与地方事务的讨论与决策,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在士绅阶层和百姓眼中,举人是备受敬重的人物,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逢年过节,乡邻们都会前来拜访,送上礼品。
只要中举,便算是具备了踏入仕途当官的资格。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谋得官职。通常来说,有以下几种入仕途径:一是可以前往吏部报名,通过考核,授任推官、通判、知县等职务,开启仕途之路;若能得到地方督抚的推荐,还能享有优先权,在吏部排队候选的时候,更具优势,最高可获任知县之职,成为一方父母官;还有一部分学问出众,但年纪稍大的举人,朝廷会赐予他们不同品级的京衔,只是这些京衔大多并无实际职务,更多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虽无实权,却也能光宗耀祖。
比如单表哥,他是中举后就出走,未参加过会试殿试,后面是通过运作入仕,先是主簿,现如今已是临元县的一把手。
当然,单表哥晋升如此快也是他的运气和能力。
同样的,大哥中举,也就意味着他们家要改换门庭了!
从此,夏家在这一方土地上的地位将大大提升,家族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怀清一边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大哥他们从青州归来,一边在心里暗自盘算着去京城的事。
说实话,她的性子和怀淑截然不同,不像怀淑内心满是事业。
她骨子里更爱清闲自在,但凡有机会,想的便是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闲,寻一处幽静之地,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香茗。
然而,怀淑独自一人前往京城也快有半年之久了。她这个做姐姐的,虽说平日里爱偷懒,可良心还是有点小痛,实在放心不下妹妹一个人在京城闯荡,所以决定跟着大哥他们一同前去看看。
况且,都城乃是繁华之地,汇聚了天下的奇珍异宝、各色人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去都城见识一番,长长眼界,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