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焐出个春天(2/2)
月光给青瓦镀了层银边,远处传来更夫“天干物燥”的梆子声。
“为何这般执着?”齐禹忽然开口。
怀清望着漫天星斗,嘴角扬起一抹笑:“因为荒蛮之地虽苦,却藏着千里沃野——那里终将成为天下粮仓。”
她压低声音,眼里泛起异样的光,“那片黑土地,后世称作‘北大仓’——抓一把土能攥出油来,插根树枝都能长成大树。如今朝廷初定北疆,正是屯田开荒、筑城安民的良机。大哥虽不知后世之事,却天生有颗拓荒的心,他本就该做那第一个拓荒的人。”
齐禹挑眉,忽而轻笑出声:“原来如此!某虽不才,愿为这‘拓荒者’筹谋一二。”
夜风卷着细雪掠过,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远处,怀谨的窗纸上映出两道影子:一道宽,一道瘦,宽的影子抬手替瘦的影子披上斗篷,瘦的影子凑近,似在说些什么。
而后,两道影子一同凑近窗台,望向北方——那里有冰雪,有荒野,亦有他们尚未开垦的未来。
怀谨喉头微动,眼底泛起暖意。
一旁的怀清见状,假意扶额:“瞧瞧你们——又让我吃一回‘狗粮’。”
“此次姜帅收复的疆土中,有个怀远府。”怀谨谈及志向,
“怀远府?”怀清闻言,指尖悄悄叩了叩袖中藏着的“空间”。
她在脑海中检索史料,发现唐朝时渤海国曾设怀远府,所辖之地正是后世所称的“北大荒”——那片横跨今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广袤疆域,此刻正以原始而荒蛮的姿态,静待开拓。
“使不得!”刘耀虎一拍桌案,粗眉拧成麻花,“那地儿挨着北狄,这帮狼崽子刚签了议和书,指不定哪天就撕毁盟约。你带弟妹去那儿,不是把人往刀口上送?”
怀谨握着茶盏的手顿住,他此前只想着建功立业,却未细想妻子的安危。
“我支持你。”芳宁轻轻覆上丈夫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你守土安民,我便守着你。”
马祺玉等人见状,交换了个眼色,终究没再劝——各人志向不同,何苦多费唇舌?
“怀远府的难处,何止是边患?”
怀谦铺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一片留白处,“那里终年积雪,人烟稀少。冬季苦寒,冰霜能封冻三尺土地;夏季多雨,沼泽连片,行路如踏刀尖。更别提山林里的虎熊、草窠中的毒蛇,还有数不清的蚊虫……”他一一数来,语气里满是担忧。
怀谨的神色渐渐凝重。
留芳宁在京城?他不舍;带她去北境?又怕她受苦。
两难之间,他望向妹妹,眼中似有问询。
“正因如此,大哥去了才大有可为。”怀清直言,“可大嫂……”
“我不怕辛苦。”芳宁截断话头,望向丈夫的目光明亮如星,“当年阿娘能从烟雨江南走到风沙塞北,我也能在这冰天雪地里,陪你筑起一座城。”
既然如此,怀清看向齐禹,齐二叔可否帮忙选一妥帖之处,
我来想想办法,
入夜,怀清与齐禹在檐下碰头。
“为何这般坚持?”齐禹低声询问。
怀清望着漫天星斗,唇角扬起一丝笑意:“荒蛮之地虽苦,却藏着千里沃土。”她指尖点了点地图,“这片黑土地,是上天赐下的粮仓。后世称它‘北大仓’——捏把黑土能冒油花,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如今朝廷刚收复此地,正是开疆拓土、屯田兴业的良机。而大哥……”她顿了顿,“齐禹挑眉,转瞬了然——有些人天生属于荒野,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让荒草蔓生处,长出万亩良田。
“我等愿他一臂之力。”齐禹伸手按住怀谨肩膀,目光灼灼,
“屯田之策、基建之法,我们可共谋之。”
夜风掠过檐角铜铃,发出清脆声响。远处,怀谨与芳宁的窗棂映出两道剪影,时而靠近,时而交叠,似在描绘一幅关于“远方”与“相守”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