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京城风云(一)(2/2)
于氏听这事居然还能牵扯到皇上,心里不禁有些忐忑不安。
“姐姐也不用担心。皇上性情温厚,又重视农耕,底下的人就是冲着这点,也不敢随意滋事。”秦婉轻声安慰道。
怀清在心里对这句话进行解读:当今皇上性情温厚,不会随意降罪于他们家;而他们家种出冬小麦,正契合皇上重视农耕的心思,朝中官员若不想触怒圣颜,就不会为了一己私利,在这件事上搞破坏。
秦婉看着于氏的神情渐渐镇定下来,转头看向怀清。只见这丫头一脸“我了解、我明白”的表情,仿佛这些想法都明明白白地刻在了脸上。
这丫头聪慧又通透,着实让人打从心底里欢喜。秦婉又想起家里那个不开窍的傻儿子,忍不住在心里又是一阵嫌弃。
此时,被自家母亲嫌弃的单元达正在书房伏案书写。
突然,他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好在他身手敏捷,及时将手中的笔拿开,不然写了一早上的书案可就要被墨水弄脏了。
“公子这是着凉了?”陈掌柜恰好进来通报书肆的事情,看到这一幕,关切地问道。
“没有,只是有点鼻痒。”单元达摆了摆手,示意陈掌柜坐下,“可是印刷作坊那里出了问题?”
“没有,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三字经》等幼儿启蒙书册已经印刷成册。”陈掌柜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随身带来的包袱,取出里面崭新的书册,轻轻放在书桌上,“公子说的印刷试题的事儿,我也拜访过弘文学院的章院长,章院长的意思是可以一试,相关事宜也在慢慢落实。”
单元达翻开《三字经》,仔细查看,随后问道:“那陈伯今儿来,还有别的事儿?”
“我听说京里要来人了?”陈掌柜微微向前倾身,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神色。
“嗯。”单元达轻轻应了一声。
京都来人的消息,县衙并没有大肆宣扬,但也没有刻意封锁消息。这事算不上机密,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公子可要借着这机会再往前走一步?”陈掌柜目光灼灼地看着单元达,眼中满是期待。
“你的意思是?”单元达疑惑地看向陈掌柜,不过瞬间便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主薄再往前一步就是知县,他的前任朱主薄就是为了这一步,如今还在青州府大牢里待着呢。
“公子别误会!”陈掌柜见单元达似乎有所误解,急忙解释道,“您与朱主薄不一样。”
朱主薄妄图扳倒阮知县自己上位,那是急功近利、图谋不轨,最终才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现今冬小麦收割在即,不论收成产量如何,一年双季小麦完全可以在青州一带推行。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夏家敢于尝试、尽力施种,功不可没;阮知县垦荒督粮、增加收成,同样劳苦功高。更何况阮知县在临元县连任九年,一直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百姓们对他有口皆碑。他无错又有功,明年晋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阮知县晋升离开后,临元县交给谁,按理说是皇上和吏部的事情,但公子若想要争取一下,也不是没有办法运作,这和朱主薄的急功近利截然不同,是光明正大的正途。
老实说,陈掌柜也想不明白,朱主薄是怎么想的,放着好好的正途不走,非要搞歪门邪道,毁了冬小麦,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如今还不是前途尽毁,只能待在牢里。
单元达听了陈掌柜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读书科举,原本只是想借机摆脱侯府,带着母亲离开,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这个主薄之位也是机缘巧合得来的,要不要再进一步,说实话,他还真的没有认真想过。
陈掌柜见他沉默不语,便不再劝说,拱手退下,留下单元达独自在书房里思考着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