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65章 老兵来投

第165章 老兵来投(2/2)

目录

孔承纪出身斥候,在戚家军效力长达十五年。以他的能力、资历和功绩,在军中谋个八九品的校尉职位本是轻而易举。

然而,他生性冷淡,沉默寡言,又不懂钻营之道,直到因伤退伍,也没能混上个高级别的官位,仅仅做到百夫长。

当年,他执行完从突厥刺探消息的任务回来,伤了一条腿。伤好后,日常走动虽看不出明显问题,但却再也无法胜任斥候这一职位了。

斥候的最低要求就是行动敏捷,他腿受伤了,自然得退出。让他去当伙夫,他又心有不甘,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因伤返乡。

孔承纪性子冷淡,内心却柔软善良,对一同返乡的同伴始终照顾有加。这次收到齐禹的信,他连夜召集老队友。

这些人曾都是他的手下,一听说老将军的外孙找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前来。得知是给他们找了活计,众人打心底里充满感激。

他们一共十五人,只有孔承纪、马二柱、张富贵三人家里还有家属,其余十二人亲缘淡薄,不是亲人都已不在人世,就是被亲人嫌弃赶出家门。

他们都是年近五十的大老爷们,早已没了娶妻成家的心思,几人便合伙过日子。抚恤金虽然微薄,但好歹能补贴一些生活,再在府城找点活计,日子勉强也能过得去。

但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融入他们的骨血。去码头扛包、给人赶车这些活计,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做。

可要是有选择,他们宁愿继续征战沙场,即便最终会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所以齐禹的来信,对他们而言不啻于一场救赎。

护卫庄子远比扛包更有意义,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因此众人一呼百应,快马加鞭赶来。

这件事安排妥当后,怀清心里安稳了许多,也腾出手来帮着爹和小舅种植花椒和辣椒。

撒种后需要覆土,紧接着要浇一遍水,之后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就行,切不可多浇水,不然会影响辣椒的出苗和生长。

有了空间这个秘密武器,怀清自然要“作弊”一番。

沟渠还没挖好,浇灌用的是内庄的井水,她提前在井水里添加了灵泉,即便过程中有损耗,却也聊胜于无。

结果令人欣喜,四五天花椒就出苗了,六七天辣椒也发了芽,不到半个月的功夫,花椒和辣椒全部种植成功。

庄户们不禁感慨:“咋感觉种庄稼还挺容易的呢。”

怀清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占了空间的便宜。真要让她实打实地下地,一锄头一锄头地干活,她可应付不来。她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尝试,全靠空间的神奇力量。

当然,她也清楚,要是表现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反倒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惦记上她身上的秘密。

种好花椒和辣椒后,接下来就要种植土豆了。

种植土豆可不能像之前那么随意,首先得进行催芽。把土豆切成烤土豆般大小的块状,每一块一般保留两到三个芽点,切面在草木灰里滚一圈,然后堆放在火炕上,大约堆30到40厘米厚。炕底要先垫上草,土豆上面再覆盖一些东西以保持湿润。每天烧一点小火,不宜太多,等到芽子长到1厘米左右,就要把覆盖的东西去掉,并且停止烧火,进行凉芽。几天后,芽子会变成黑色,且变得粗壮,用手碰也不易掉落。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种到地里去了。

种植土豆最好选择沙质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这样才有利于土豆生长。严格来说,庄子的荒地其实并不适合种土豆。

但怀清早有准备,她把枯草、断茎、干稻草,加上去年小舅开荒时沤的土肥,和着空间里黑土地的土搅拌在一起,又从山上背回来许多腐土和枯叶,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勉强种了十亩土豆。

考虑到后面种植番薯也需要肥沃的土地,怀清便让人到周边村庄或临县购买土肥。

消息一传出,就常常有人背着箩筐、拉着板车或者赶着牛车往庄子送土肥。

一箩筐土肥能换五个铜板,一板车则能得到三十个铜板。别看五个铜板不多,一家老少一人背一篓,一天下来也能赚个几十文,最关键的是,这些土肥都是免费获取的。

庄户人家哪家不沤肥,哪家地里还没个几牛车的土肥?土肥放在自家不值钱,拉到庄子来却能换铜钱,太划算了。

等红薯地起好高垄,时间已经过了四月,此时温度基本在十五度左右,非常适合种植红薯。

农村有句老话说“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意思是薯藤在移栽前要深耕土壤,翻土深度不能低于30公分,深层土壤疏松有利于薯块充分膨大。

有经验的老农会采用“高垄栽培”,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土层深度,能防止红薯受涝,便于后期翻藤,还能加大土壤昼夜温差(这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对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很有帮助,所以庄子里种红薯也采用了起高垄的方法。

先将种薯浸泡在溶液里,溶液是用空间灵泉水稀释而成的,这样可以防止病害发生。之后,把种薯均匀地放入土壤中,再盖上土层。

土壤湿度受干湿条件影响,当幼苗长到25厘米左右时,就可以进行扦插,按照合理的密度种植,栽种时采用45度斜插法,这样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