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印刷术(2/2)
“陈掌柜可听说过印刷术?”怀清怕陈掌柜不了解,又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前世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活字印刷术是宋仁宗时发明的。
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若相关的发明进程没被这个时空影响,这会儿雕版印刷术应该已经诞生了。
“姑娘说的可是墨拓?”陈掌柜没听说过印刷术,但拓书在文人之间流传颇为广泛。
“墨拓是墨拓,我说的是雕版印刷术。”虽然雕版印刷术是从墨拓发展而来的,但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
“陈掌柜,要是有时间,咱爷俩好好聊聊?”怀清诚恳地提议。
陈掌柜点点头,将怀清引入后院。两人深入详谈后,陈掌柜满面红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家小主人能够更进一步的希望。
然而,怀清却皱起了眉头。
尽管交谈十分顺利,两人甚至连日后的合作事项都谈好了,但她发现了一个问题。
推行雕版印刷术,她本意只是想让自家图书能尽快到手。而,庄子所需的图书看似数量多,但还完全达不到采用雕版印刷的条件。也就是说,她要的图书还是得靠手抄,还得继续等待。
不过,能推动印刷术向前发展一步,她还是感到很开心。至于活字印刷术,她明白得循序渐进,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她还是深谙于心的。
远在京城,正为自家姨娘脱离安远侯府一事弄得焦头烂额的单元达,此刻还不知道怀清送了一份大礼给他。
怀清郁闷了一会儿,便与陈掌柜告辞。陈掌柜这会儿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堆起来了,连连将她送到门口,还保证一定会让铺子的抄书匠加班加点,尽快把她要的书抄出来。
“姑娘,你刚才为何将印刷术直接送给书肆了?”春知忍不住问道,刚才的契书她也看了。
印刷术是姑娘发明的,可她只拿了小小的两成利益,这几乎相当于把发明印刷术的功劳拱手送给了书肆。
印刷术不同于其他生意,一旦出现在大众面前,别的暂且不说,在文人圈子里必将引起轰动。家里大公子和二公子走的是科举之路,这项功绩若加在他们身上,对他们日后的科举之路只有益处。
“春知,我知道你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对这些事情的利益纠葛看得比较透彻。但是,今天,我再告诉你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怀清认真地整理了一下袖口,缓缓说道,“大哥二哥现在连童生都不是,夏家也不过是有个庄子,在那些氏族大家眼里,我夏家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那印刷术迟早会成为他们觊觎的目标。”
“所以之前的那些生意,家里也都只拿分成?”春知似乎明白了一些。
“都只拿分成,不参与经营,至少现在不能。”怀清有意将春知培养成外当家,所以不吝于多解释几句,“审天下之时,度微末之势。我夏家势弱,一开始起势就摆出一副天下唯我独好、唯我独有的姿态,你说那些世家贵族能容得下我夏家吗?”
“不能。”春知意识到自己之前确实想得太简单了。
从古至今,皇朝更替不断。
就以农民阶级出身推翻前朝、当上皇帝的德威帝为例,他当政后也没有将所有与农民阶级对立的世家贵族全部灭族。当然,刺头肯定是要剔除的,但剩下那些能审时度势的世家,即便皇帝想动,也不会马上动手,更不敢明目张胆地行动。
推翻皇朝容易,皇族人数有限、财力也有限,大头都在世家贵族那里。动了他们,虽然能拿到银子,但世家贵族之所以成为世家,不仅仅是靠着财富,他们长期以来对知识的垄断、对信息的垄断,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
动了他们,谁来帮朝廷管理朝堂、管理百姓呢?
总不能靠农民手里的锄头吧,这显然不现实。所以,连德威帝都不敢与世家正面冲突,他们夏家要是这么莽撞地站到世家的对立面,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前头糕点、衣柜、卤肉、管道等方子拿出来也就拿出来了,毕竟这些只是与民生相关,那些自诩高贵的世家未必看得上。
但印刷术不同,它威胁到了世家对知识的垄断,是直接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怎么可能容忍呢?
刚才一开始,她本打算将方子直接无偿给书肆,但陈掌柜还是给了她两成利润,并保证不会将她暴露在人前,她这才接受。
她如此信任陈掌柜,主要是因为这书肆的东家出身贵族,是安远侯府三房庶子。单元达即便只是庶子,也比他们夏家更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麻烦。
听金秀儿讲,这单掌柜还与他们二公子齐禹交好,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孤身一人、文弱单薄。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他们夏家不能动的蛋糕,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处理,让世家贵族自己内部去解决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