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24章 庄子与《庄子》

第124章 庄子与《庄子》(2/2)

目录

怀清满心羡慕,有个财大气粗的哥哥就是不一样,动动嘴皮子,一个庄子就到手了,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怀谨和怀谦见状,无奈地对视一眼,心里暗自感叹,他们也想如此腰缠万贯,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别人不知道,大妹还能不清楚吗?

他们两兄弟一贫如洗,零花钱加起来也就够买本《庄子》,至于送庄子,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怀清感受到了大哥二哥的怨念,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好吧,自己也就是羡慕一下,过过嘴瘾,还是靠自己赚钱花更靠谱。

“但是鲜花运到这里,路途遥远,如何保鲜呢?”阮芳宁提出了新的疑问。

“芳宁,这不用担心,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咱把工坊挪到滇南就行了,制作成成品,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怀清灵机一动,想出了解决办法。

“有道理!”

于是,怀清和阮芳宁便把其他人晾在一边,两人窝在沙发上,热火朝天地商量起各种事项。怀谨几人看着她们,面面相觑,这分明是利用完就把他们抛在一边的节奏啊。

“少爷,刚刚我回府,正好碰到宋捕头,听他说,府城那里发来公文,说是又给咱临元县增加五百人流民。”侍书突然汇报。

宋捕头就是原先的宋明辉宋捕快,年底的时候知县大人给他升职了。

“怎么又突然增加这么多?”阮晋阳惊讶地叫出声。

加上之前的六千人,这流民数量都快赶上县里小半人口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嘛!

“好似,好似听说乐安县今年雪情严重,加之入冬前没做好准备,好几个村落房屋倒塌。乐安县本身就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等着安置,实在无力接纳府衙安排下来的这些人。”

“乐安知县听说咱县里有位大善人,就跟知府大人说了,关大人下了命令,咱老爷据理力争也推脱不了。”

阮晋阳不禁感叹,这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怀谨和怀谦对视一眼,心想,这侍书话里的大善人不会指的是他们家吧?

“府衙总共安排多少人过来咱县?”怀谨忍不住问道。

村里年前来了三十几人,天寒地冻的,大家也没提让他们开荒建房子的事,里正大伯先安排他们借住在村里闲置的屋子里。米粮县衙发了一些,村里也赞助了一些,帮助他们过冬倒也不成问题。

“如今怕是超过六千五百人了。”

“这么多?”

“那,大人?”怀谨本想问知县大人可有做什么安排,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意识到自己差点僭越了。

“怀谨不用顾虑,父亲他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各村庄,咱临元县整个县有一百七十六个村庄,每个村安排三十几人,但是新增的五百人尚不知父亲如何安排?”

怀谨沉思许久,缓缓开口:“若村里实在安排不下,可以从县里的大户庄子上着手。这已经过年了,马上就是开春耕种,庄子上都需要人手。

你知道我家的庄子都是荒地,年后也是要开荒耕种,我这里只能帮你们安置一百人。”

怀谨在心里仔细计算过,多一百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他们家能不能负担得起。幸亏大妹年前有先见之明,囤了几万斤粮,负担两三百人吃喝半年还是没问题的。

怀谨一表态,怀谦怀清都纷纷表示支持。但他们也强调,这一百人到他们庄子跟之前的人一样是来以劳抵资,不是白白养着的;再者,知县大人安排到村里的人有什么政策他们不清楚,但到他们庄子上就要听从他们的安排。

“怀谨兄大义!”阮晋阳称赞道,并表示这点他们可以放心,流民在府衙都会集中听训,还会有捕快带去目的地,再一一进行震慑嘱咐。

他代表父亲感谢夏家的仁义,因着急这件事,决定明天就回去。

阮芳宁不乐意了,他们前两天才来,在夏家才玩了三天,还没玩够呢。但她也知道轻重缓急,虽然满心不舍,也只是嘟嘟嘴表示不满。

即使再留恋,阮家两兄妹隔天还是收拾包袱回县衙了。怀清让阮芳宁有空再来玩,到时候带她上山,也可以去庄子上游玩。

得到准信的阮芳宁,回程总算没跟阮晋阳闹小情绪,阮晋阳不禁觉得,这忽悠安慰人还得是怀清姑娘有办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