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秦安安(1/2)
于家二媳妇赶紧伸手捂住他的嘴,嗔怪道:“别乱说。”
于立康被捂住嘴,也不生气,只是那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在说:“我到底说错什么了呀?”
于连胜扶着于姥爷回屋,在他身边坐下,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爹,我的亲事能不能缓缓?”
“缓缓?开年你都二十四了,你大哥在你这个年纪,立年都五岁了。你还想缓几年?你早就过了相看的年纪,再不抓紧,难道要等我入土了,你才成亲吗?”于姥爷的语气里满是焦急和不满。
这话一出口,就有些重了,于连胜顿时闭上了嘴,不再吭声。
于家大舅和二舅赶忙上前,一个劝父亲消消气,别跟这倔强的弟弟置气,不值得;另一个则劝于连胜服软。
可平日里很快就会服软的于连胜,这次却只是低着头,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唉!”方氏长叹一声,“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要缓缓?是看不上秦家那丫头吗?”
秦家村离于家庄也就隔着两个村庄,秦家村的秦忠民秦老头和于姥爷年轻时交情匪浅。两人年轻时还曾说过要结为亲家,只是后来秦家因种种原因离开了秦家村一段时间,直到年前才回来。
于家庄也有嫁到秦家村的姑娘,回娘家时说起秦忠民一家回来的事儿。于姥爷听了一耳朵,便留了心。本是想着去见见多年的老伙计,没想到去了一趟秦家村,就看中了秦家的老来女秦安安。
秦安安是秦忠民的老来女,今年十八岁,生得温婉大方。于姥爷听说秦家闺女十八了还未出嫁,便多问了一句。这一问,还真问出了些缘由。原来,秦安安是望门寡。
秦家几年前给老闺女订了亲,男方是隔壁镇一家粮油铺的儿子。夫妻俩为了这个老闺女,可没少操心。定亲之后,甚至打算举家搬到隔壁镇,就为了闺女成亲后能就近照顾。
那粮油铺的亲家也是个热心肠,见亲家要搬迁,前前后后帮着忙里忙外。两家人的儿女相处得也十分和睦,还商量着等秦安安及笄就成亲。
可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秦安安刚及笄不久,男方就突发急症去世了,她就成了望门寡。
秦安安是个重情重义的姑娘,坚持给男方守了三年孝。去年,三年期满,秦家又搬回了秦家庄。
这事儿发生在隔壁镇,秦忠民要是不说,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但他和于姥爷是生死之交,见于姥爷有结亲的意思,便坦诚相告。
在于姥爷看来,秦安安有情有义,模样周正,又会操持家务。虽说定过亲还是望门寡,但那是男方没福气,要是进了自家门,就没这些问题。两人都是大龄青年,因为各种原因耽搁到现在,说不定还真是天定的良缘。
于是,于姥爷跟秦忠民说了相看的想法,秦忠民自然是欣然同意。在征求了秦安安的意见后,两家说定年前先相看一次。
可年前那段时间,于连胜不是帮着怀清管理庄子,就是出去跑生意,根本抽不出空。于姥爷把情况跟秦家一说,秦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就说过年再相看。
秦家那边没什么意见,可于家这边,于连胜却打起了退堂鼓,说什么也不同意。
于连胜倒不是嫌弃秦安安是望门寡,他只是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根本没能力给别人幸福,不想这么早成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