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流民(三)(2/2)
正如怀清所料,夏怀谨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心急如焚地去找大爷爷商量对策。
里正听了这话,抬手就是一个爆栗敲在夏怀山脑门:“这么大的事,你刚才怎么不说?!”
“我不是一时没想起来嘛。”夏怀山懊悔不已,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
“好了,现在不是相互埋怨的时候。怀山,你具体说说,任何细节都不要遗漏。”大爷爷及时拦住了儿子摸向扫把的手,眼下说正事才是当务之急。
夏怀山便将在李家村听闻的事详细复述了一遍。
“兴华,你去敲钟。”大爷爷当机立断。村口大钟一响,村民就会自动聚集到大槐树下。
“好!”里正大伯迅速转身,又吩咐其他几人,“你们几个腿脚利索的,去族长族老那里跑一趟,先让他们心里有个底。”几位老人都快七十岁了,突然听到大钟敲响,怕他们心脏承受不住。
“好嘞。”
三人立刻出门,各自去通知族老。这种事宜早不宜迟,路上遇到村民,就叫他们去大槐树下,让各家各户互相通传。
等他们搀扶着族长族老颤巍巍地来到大槐树下时,里正大伯已经向村民说明了大概情况。
“每家每户出一人巡逻,五人一组,两个时辰换班,愿意的到怀山那里登记。”
村民们一听有流民流窜,顿时惊慌失措,议论纷纷。听说还要各家出人去村里巡逻,有人立刻急了。
“里正,这流民都敢与知县大人对抗,那都是见过血的亡命之徒,咱们可不是他们的对手。这巡逻,我家就不参加了。”
说话的是村里与蔡癞子齐名的张懒汉,一个出了名的懒,在十里八村都很有名。
“张懒汉!你闭嘴!”夏兴华怒声呵斥,“人人都像你这样懒在家里,流民就不上门了?没人在村口巡逻警醒大家,到时候流民摸进屋子,抹了你脖子也就是一眨眼的事。”
夏兴华这话并非危言耸听,张懒汉有句话倒是说对了,那些流民既然敢闯县衙,手中的刀肯定见过血,都是亡命之徒。对他们来说,多杀一个人不过是小事一桩。
“大家听我说,这流民大多数已经被知县大人抓捕归案了,就剩几个人还在流窜。现在外面冰天雪地,大雪封山,他们想要活命,只能进村庄找食物。
咱们这离县衙最远,而且三面环山,一面是望江河,只要守住村口这个位置,他们就进不来。守住了村口,咱们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才能高枕无忧。
这冰天雪地的,谁不想躲在家里,坐在炕上唠唠嗑、喝喝茶?
可就像大伯说的,大家都躺着不做事,流民摸进屋子,咱们一点准备都没有,这不是等着送命吗?”
夏怀谨见村民们还有些动摇,便将外面的形势详细剖析给他们听:“尤其咱村子离县衙最远,那些流民若想躲避捕快、熬过冬天,自然会往远处跑。”
“谨哥儿,你是说流民最有可能来咱村?”
“我是这么猜测的。虽说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反而最安全,但现在的情况是,县衙和镇上的捕快每日都在巡查,附近村庄去得最多。
咱们这儿最远,捕快到咱村子都累乏了,哪还有精力查流民?
咱们能想到的,流民也能想到,所以或许我们村才是最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