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罗布泊终焉 > 第121章 钟停那刻,我喊出她的名字

第121章 钟停那刻,我喊出她的名字(1/2)

目录

凌子风的靴底碾过第二级石阶时,后颈的麻痒突然漫到眼眶。

他伸手去揉,指腹触到的不是记忆里药经阁晨雾的凉,而是一片滚烫——那是妹妹念雪三岁时,举着烧红的拨浪鼓往他脸上贴的温度。

可等他想抓住那点热,它却像融化的糖块,顺着指缝流进了黑暗里。

“少林寺的晨钟......”他踉跄一步,扶着青铜栏杆喘息。

记忆的碎片在脑海里翻涌,老方丈敲钟时袈裟扬起的弧度,药罐里熬着的苦参香,都成了被风吹散的灰。

可当他要抓住最后一缕梵音,分影童残留的气息突然在肩头炸开——那道淡到几乎透明的残影裹着焦糊味,指尖戳向他后颈的命门。

“”烧了它......烧了这城。”残响比风声还轻,却像根烧红的针,扎进他麻木的神经。

凌子风抬头,看见残影的轮廓正在瓦解,最后一丝光没入他掌心的断钳刻痕里。

他张了张嘴,想问“烧什么”,可喉咙里滚出来的只有模糊的气音——他连分影童的名字都忘了。

城外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脆响。

凌子风猛地转头,看见苏妤跪在雪地里。

她的发梢结着冰碴,原本清亮的眼白此刻浸满血丝,像两团被踩碎的红玻璃。

心灯熄灭的位置腾起黑烟,她却笑了,染血的手指攥着半条灰布,轻轻一扬。

布条被风卷着打了个旋,掠过城垛上的冰棱,擦过凌子风的鼻尖。

他下意识抬手接住,粗布上的褶皱蹭得掌心发痒。

布角有半枚褪色的红绳结,中间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腊月初七”——七个字,每个都像被指甲抠进布里的。

“腊月初七......”他念出声,舌尖抵住上颚,却尝不到任何味道。

记忆里没有这个日期,可胸口突然像被人攥住了心脏,疼得他弯下腰,断钳“当啷”掉在石阶上。

疼意从肋骨缝里渗出来,顺着血管往四肢钻,最后在掌心那道淡粉疤上聚成一团火——那是念雪五岁时,因为他偷吃了她的糖炒栗子,气到用指甲抠出来的。

“痛......”他喘着气直起身,布条被汗水浸得发潮。

钟声又响了,这次更近,震得青铜栏杆嗡嗡作响。

他弯腰拾起断钳,刻痕里“给念雪的生日礼”几个字还在发烫,烫得他虎口发红,却让疼意更清晰了。

第三十级石阶。

凌子风的指尖触到了钟楼顶层的铜门。

门纹是盘绕的常春藤,每片叶子都刻着楼兰文字,在他破妄之墟的映照下泛着幽蓝微光。

推开门的瞬间,冷风裹着腐叶味灌进来,他看见巨大的青铜钟悬在虚空里,钟面符文流转如活物,中央浮着盏将熄的心灯——灯芯是血做的,火苗和幽灵船核心的光一模一样。

“来了。”

破镜使的声音从钟后传来。

他穿着褪色的青布衫,腰间挂着半截断绳,手里的铜锤还沾着暗褐色的锈。

凌子风盯着他的脸,突然发现这张脸和自己有七分相似——高挺的鼻梁,眼尾微微上挑,连眉骨的弧度都像复刻的。

“你曾祖。”破镜使似乎看穿了他的疑惑,抬手抚过钟身,“五十年前,他站在这里,选了敲钟。”

钟面突然泛起涟漪。

凌子风的破妄之墟不受控制地运转,灰白裂痕如蛛网蔓延,竟照见钟内封存着无数半透明的人影——有穿西装的老者,有裹着袈裟的僧人,有抱着药罐的少年,甚至有个和他现在一般年纪的青年,正攥着把断钳,掌心的淡粉疤格外刺眼。

“凌家的种。”破镜使的声音里没有温度,“每个到这里的凌家人,都要选:敲钟,替这城守轮回;不敲,就和他们一起,做钟里的灯油。”他举起铜锤,“你曾祖敲了,你父亲敲了,你爷爷......”他顿了顿,“你爷爷本来要敲的,可直升机来了。”

凌子风的瞳孔骤缩。

他记不起爷爷的脸,可听见“直升机”三个字时,后颈突然泛起凉意——那是前几日,头顶有轰鸣声掠过,他仰头只看见一片雾蒙蒙的白,像隔着层毛玻璃。

“现在轮到你。”破镜使把铜锤递过来,“敲,成门;不敲,永困。”

凌子风没接。

他盯着钟内那些人影,突然发现他们的眼睛都在看他——穿西装的老者在笑,裹袈裟的僧人在合十,抱着药罐的少年在挥手,攥断钳的青年......那青年的嘴在动,无声地说着什么。

破妄之墟的裂痕突然更深了。

凌子风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两下,震得耳膜发疼。

他低头看掌心的布条,腊月初七四个字在幽蓝里泛着暖光,而断钳刻痕里的温度,正顺着手臂往心脏钻。

“痛。”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坚定,“我记得痛。”

破镜使的表情终于有了波动。

他刚要开口,楼下突然传来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凌子风转头看向窗外,只见原本燃烧的记忆街道不知何时变了模样——青瓦白墙的农舍在雪地里若隐若现,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被风吹得摇晃,窗纸透出暖黄的光,像有人刚生起了炉火。

“归乡......”破镜使的声音突然发颤,他踉跄着后退两步,铜锤“当啷”掉在地上,“不可能,还没到时候......”

凌子风没理他。

他望着那点暖光,胸口的疼意突然变成了痒,像有只手在挠他的心尖。

他想起刚才拾布条时,掌心的疤在发烫;想起断钳刻痕里“给念雪的生日礼”还在烧;想起分影童最后说的“烧了它”——或许,痛不是锚,而是火。

他弯腰拾起铜锤。

钟内的人影突然全都笑了。

凌子风的靴底刚碾上第一级台阶,鼻尖便窜进一股熟悉的甜香——是灶膛里烤红薯的焦糊味,混着新晒棉被的太阳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