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34章 祁同伟操场求婚

第34章 祁同伟操场求婚(2/2)

目录

最后分手了,想找个优秀的人,证明她自己罢了。

也想让那些对她不利的话渐渐消失。

整体来说,祁同伟就是一个牺牲品。

“你说的对,我其实心里已经做出决定了,就是无法割舍陈阳罢了。”祁同伟抬起了头,“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人,想要有所得必有所失,人生哪有十全十美?”

“谈恋爱对我来说,是奢侈的!”

这一刻的祁同伟,正式做出了决断。

“那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怎么追求梁老师?”祁同伟看向了陈述,询问道。

“求婚,正大光明的求婚!闹的越大越好。”陈述将原着中祁同伟做的事儿复述了一遍,“到时候她肯定会答应,当你们结婚之后,便有了梁家的依仗。”

“求婚结束,请汉东大学和梁璐老师关系好的人吃饭。”陈述说道,“一定要大摆宴席,请的人越多越好。”

“可……可是……”祁同伟囊中羞涩,不好意思开口。

“我私人借你五千块,将这事儿办的漂漂亮亮的。”陈述继续添柴,“不要太抠搜,再给梁璐买一些项链之类的礼物。”

“借助梁家的风乘势而起,说句难听话,梁群峰活不了几年了。”

能干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个职位上,基本上都是五十多岁了。

再过几年就要退休,手头上的权力大大削弱。

现在不趁着梁家在位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进步,不然到时候就晚了。

梁家可是祁同伟的第一个贵人,紧接着是赵立春。

至于老师高育良,对祁同伟的帮助有限。

再加上现在的高育良话语权还没那么重。

“明白了,谢谢了,陈述!”祁同伟连连道谢。

他已经想清楚了,想要有所得,必有所舍。

从陈述家离去之后,祁同伟就和陈阳提了分手,他没有丝毫悲伤。

翌日,中午。

汉东大学操场上,一众学生聚在了一起。

祁同伟手捧着一大束鲜红的玫瑰,在一众师生的围观下,单膝跪在了汉东大学的操场上,向着闻讯赶来的梁璐,说出了那句改变他命运轨迹的请求。

场面一度轰动。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校园,自然也传到了正在小院埋头创作的陈述耳中。

是钟小艾急匆匆跑来告诉他的。

“他……他真的去做了?”钟小艾语气复杂,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就在操场上,好多人都看见了。梁老师……梁老师当时就哭了,然后点头答应了。”

陈述笔下未停,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仿佛早已料到。

“你好像一点也不惊讶?”钟小艾看着他平静的侧脸,疑惑更深。

“这是他目前能走的最好的一条路。”陈述写完一段,搁下笔,揉了揉手腕,“虽然代价不小,但回报也显而易见。梁家能给他的,别人给不了。”

钟小艾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可这样……真的好吗?为了前途,牺牲感情……”

陈述抬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好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是他祁同伟的选择,我们外人无从评判。”

“至少,他不用再被打压,对着群山空耗才华和雄心。”

钟小艾似懂非懂,但没再追问。

她看着陈述,忽然觉得他身上有种超乎年龄的透彻和冷静,甚至……有点可怕,又有点吸引人。

几天后,祁同伟再次登门,这次他精神焕发,眉宇间的郁结之气散了大半,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空洞。

“陈述,谢谢你。”他递上一封请柬,“另外,我和梁璐……定了。周末在汉东饭庄摆几桌,请老师和一些相熟的朋友,你一定得来。”

陈述没推辞,接过请柬:“恭喜学长,我一定到。”

“多亏了你点醒我。”祁同伟叹了口气,语气复杂,“路是选了,就是这心里,总还有点不得劲。”

“正常。”陈述给他倒了杯水,“时间会磨平一切。重要的是,握在手里的东西。学长是聪明人,以后步步高升,别忘了请我喝酒就行。”

祁同伟闻言,哈哈一笑,那点怅惘似乎也被冲淡了些:“借你吉言!对了,你的书我看了,写得是真不错,比那些老学究讲的生动多了。以后出了单行本,得多送我几套,我帮你宣传。”

“没问题。”

送走祁同伟,钟小艾从里屋出来,脸上带着忧色:“我怎么觉得,祁学长好像并不真的开心?”

“他要的是开心吗?”陈述反问,“他要的是出头。现在路铺好了,开不开心,没那么重要。”

钟小艾似有所悟,挽住他的胳膊:“反正我觉得,还是你这样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心里踏实。”

陈述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想,这“文抄公”的本事,说起来也不算完全靠自己。

但在这个时空,这就是他安身立命的第一步。

周末,汉东饭庄。

祁同伟和梁璐的订婚宴办得颇为体面。

高育良和吴老师也特意从吕州赶了回来。

高育良看着自己这个曾经最欣赏,如今选择却最令他心情复杂的学生,面上带着笑,说着祝福的话,眼神里却多少有些唏嘘。

侯亮平也来了,坐在同学那一桌,看着春风得意的祁同伟和一旁年纪明显大不少、笑容却满足的梁璐,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什么。

他看到陈述和高芳芳、钟小艾坐在一起,脸色更沉了几分,席间没少喝闷酒。

梁群峰书记没有亲自到场,但梁家的几个亲戚来了,足以表明态度。

这让宴席的档次无形中拔高了许多,来的宾客对祁同伟的态度也愈发热情恭敬。

席间,祁同伟带着梁璐挨桌敬酒。

轮到陈述这一桌时,祁同伟重重拍了拍陈述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梁璐也特意多看了陈述两眼,显然从祁同伟那里听说了什么,目光里带着审视和一丝好奇。

宴会散场时,侯亮平喝得有点多,踉跄着走到陈述面前,借着酒意,压低声音:

“陈述,你可以啊……祁同伟这事儿,背后有你的功劳吧?真是会给人出主意……就是不知道,你这心里琢磨的都是些什么道道……”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酸意和挑衅。

高芳芳立刻就要上前,被陈述轻轻拉住。

陈述面色不变,看着侯亮平,淡淡道:“亮平,你喝多了。学长喜事,我们该祝福。”

钟小艾也蹙眉道:“侯亮平,少说两句。”

侯亮平看看他们,嗤笑一声,摆摆手,摇摇晃晃地走了。

回去的车上,高育良闭目养神半晌,忽然对身边的吴老师说:“这个陈述,是个能成事,也能惹事的。看得太透,有时候未必是福气。”

吴老师担忧道:“那芳芳和他……”

高育良睁开眼,看着窗外流逝的夜景:“儿孙自有儿孙福。路是她自己选的,只要陈述不走歪路,由他们去吧。这孩子,才华是有的,心性目前来看也不坏。”

……

几天后,《收获》杂志新一期上市,随着“明史小札”专栏的推出,以及《明朝那些事儿》剧情的深入,关于陈述这部作品的讨论热度再次攀升。

而陈述在小院里,收到了出版社寄回的一份正式合同。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版税分成,经过刘良和杂志社的多次争取,最终定格在了首印十万册内12%,超过部分15%,授权期三年。

对这个结果,陈述还算满意。他提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每个人的选择,都在悄然塑造着各自的未来。

陈述合上合同,望向窗外,京州的冬天,似乎也没那么冷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