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星舰访仙(1/2)
万剑天垣的中央星港,是整个剑域最繁忙的枢纽之一。无数造型各异的星舟、剑罡梭、乃至庞大的战争楼船,在此起起落落,如同迁徙的星群。
来自诸天万界的修士、货物、信息在此交汇,构成了剑域蓬勃跳动的脉搏。
今日,却有一艘形制格外古老的星舰,缓缓驶入了专用泊位。
它与周遭那些线条流畅、闪耀着符文光辉或凌厉剑罡的舰船截然不同。通体由某种暗沉的青铜色金属铸造,舰身布满岁月刻蚀的痕迹,以及一些早已无人识得的古老符文。
它的推进方式也非依靠阵法或剑意,而是舰尾数个巨大的、不断明灭的八卦阵图,喷吐着纯净而古老的仙灵元气。
这是来自“仙界”的使节舰船——巡天鉴。
舰桥开启,一行身影缓步而下。为首者是一位身着宽袖博带、头戴高冠的老者,面容清癯,气息渊深似海,周身缭绕着精纯无比的玉清仙光。他便是此番仙界使团的正使,玉虚宫掌教——清微仙尊。
他身后跟随的十余名弟子,皆气度不凡,男的俊朗,女的飘逸,统一的月白道袍,背负古剑。
只是他们的眼神,在掠过星港那摩肩接踵、种族各异、却几乎人人佩剑、气息或凌厉或厚重的景象时,不免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与审视。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不远处一名身高丈余、肌肉虬结的妖族巨汉,正小心翼翼地用粗壮的手指,为一柄与其体型毫不相称的秀珍小剑擦拭保养时,那种违和感更是达到了顶峰。
“师尊,此地……当真便是那传说中的‘剑域’?”一名年轻弟子忍不住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疑虑,“剑道,何时变得如此……驳杂不纯?”
清微仙尊目光扫过周遭,看着那些妖族身上腾起的妖剑气罡,灵族指尖跳跃的元素剑芒,甚至还有魂修那虚实相间的魂剑之影,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也微微泛起一丝涟漪。
“莫要被表象所惑。”他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叶云帝君当年能以身为薪,点燃星海剑道之火,其道统能于千年间席卷诸天,必有非凡之处。我等此行,是为访仙论道,印证彼此,而非评判高下。”
话虽如此,但他心中亦非全无波澜。千年隔绝,仙界虽也听闻星海剧变,但亲眼目睹这“人人持剑,万族修剑”的恢宏气象,仍感震撼。这与仙界传承有序、讲究根脚资质的剑道体系,差异太大了。
前来迎接的,是剑域执守殿的一位长老,名为墨渊,修为在仙君巅峰,为人沉稳干练。
“清微仙尊远道而来,剑域蓬荜生辉。”墨渊执礼甚恭,但腰杆挺直,不卑不亢,“轩武尊已在执守殿相候,请随我来。”
前往执守殿的路上,清微仙尊及其弟子们更是大开眼界。
他们看到坊市中,人族修士与妖族剑客为一枚记载基础剑诀的玉简讨价还价;看到剑擂之上,一名鬼气森森的冥修与一名佛光缭绕的僧侣正在以剑论禅(或者说论“杀伐”);
看到巨大的光幕上,实时滚动着来自各个星域的剑道心得分享,其中不乏一些在他们看来“离经叛道”却颇具巧思的见解。
更让他们心神震动的是,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无处不在的“势”。那不是单一的仙灵之气或妖气、冥气,而是由亿万万剑修意志、信念,乃至他们手中剑器的锋芒,共同交织而成的一种……“剑域”独有的域场。身处其中,仿佛每一寸空间都蕴含着剑的呼吸。
“墨渊长老,”清微仙尊忽然开口,目光投向远方那被浩瀚大陆环绕、清辉笼罩的核心界域,“那便是……剑源初界?”
“正是。”墨渊脸上浮现出由衷的敬意,“帝君真灵所化,剑道本源所在。”
清微仙尊沉默片刻,缓缓道:“叶云帝君……当真已化身界心,千年未显圣迹?”
墨渊正色道:“帝君之剑,无处不在。”
清微仙尊不再多言,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执守殿内,陈设依旧简朴。
凌轩与清微仙尊见礼,分宾主落座。金烈与泠月亦在座相陪。
清微仙尊开门见山:“轩武尊,贫道此番奉仙界诸位道友之托前来,一是为瞻仰叶云帝君遗泽,二是欲与剑域同道,切磋剑道,互通有无。”
凌轩颔首:“仙尊客气。剑域初立,不敢固步自封。能与仙界同道论剑,亦是幸事。”他目光扫过清微仙尊身后那些虽努力保持平静,但眼神中仍带着傲气与探究的仙界弟子,心中了然。
所谓的“切磋论道”,既是交流,更是试探。千年过去,仙界终究是按捺不住,想要亲自掂量掂量这新生剑域的成色。
“不知仙尊欲如何论法?”凌轩直接问道。
清微仙尊抚须道:“久闻剑域有‘镇仙剑台’,乃纪念帝君之圣地。不若便在剑台之下,设下擂台,让我两界年轻弟子,各展所学,以剑会友,如何?”
“可。”凌轩应允,“便依仙尊所言。”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万剑天垣为之沸腾。
仙界使团来访,并与剑域年轻一代于镇仙剑台下公开论剑!
这可是千年未有之盛事!无数修士从四面八方涌向镇仙剑台,想要亲眼目睹这场跨越界域的剑道碰撞。
镇仙剑台之下,早已被清出一片巨大的广场。擂台由阵法加固,足以承受仙君级别的交锋。四周人山人海,万族修士翘首以盼,声浪喧嚣直上。
仙界弟子们率先登场。他们举止优雅,步伐从容,背负的古剑虽未出鞘,却已有一股清冽缥缈的剑意自然流露,与周遭天地灵气隐隐相合,仿佛他们本身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仙界剑修,果然气度不凡!”
“听说他们修的是上古仙剑道,重意不重力,不知与我等星海剑道孰强孰弱?”
围观者议论纷纷,好奇中带着期待。
剑域这边,派出的弟子亦是精锐。有来自人族大宗的天才,有妖族新生代的佼佼者,亦有灵族、魂修中的剑道奇才。他们气息各异,或霸道,或灵动,或诡秘,但眼神皆锐利如剑,充满了自信与战意。
论剑开始。
第一场,仙界一名名为“玄明”的弟子,对阵剑域一位人族剑修“赵罡”。
玄明拱手一礼,古剑“秋水”悠然出鞘,剑光如泓,不见丝毫烟火气。他剑势展开,如行云流水,意在剑先,剑招未至,一股清冷孤高的“秋意”已然笼罩全场,仿佛能侵蚀心神,冻结气血。
赵罡则低吼一声,巨剑“崩山”悍然劈出!没有繁复的招式,只有一往无前的力量!剑罡凝如实质,带着崩裂山岳的狂暴气势,直接、粗暴地撕裂了那无形的“秋意”!
“轰!”
双剑交击,气浪翻滚。
玄明的剑意精妙,总能于箭不容发之际寻隙而入,剑光如丝如缕,缠绕消解赵罡的巨力。而赵罡则凭借远超对手的磅礴剑罡与强悍肉身,以力破巧,每一次劈砍都震得玄明气血翻腾,剑势散乱。
数十招后,玄明终因剑罡消耗过巨,被赵罡一记势大力沉的横扫震飞出场。
“承让!”赵罡收剑而立,气息粗重,但眼神明亮。
玄明脸色微白,拱手道:“道友剑罡雄浑,佩服。”他退下时,眼中带着思索。对方的剑,少了仙家剑道的飘逸灵动,却多了一种近乎野蛮的生命力与破坏力。
接下来的数场比试,情况大同小异。
仙界弟子剑意精纯,境界感悟往往更高一筹,剑招施展间蕴含天道至理,引人入胜。他们的“意”,能引动天地之力,形成种种异象,或如春风化雨,或如雷霆震怒,玄妙非凡。
而剑域弟子,则普遍剑罡磅礴,肉身强横,战斗风格更加直接、悍勇。他们的“力”,源于自身苦修,源于血脉天赋,源于对《九天剑经》各种基础剑理千奇百怪的运用与拓展。任你千般变化,我自一剑破之!
两种截然不同的剑道理念,在擂台上激烈碰撞,火花四溅。
互有胜负,但总体而言,竟是势均力敌!
这个结果,让双方都感到震惊。
仙界弟子们收起了最初的傲气,神色变得凝重。他们发现,这些星海剑修或许不懂那么多高深的意境变化,但他们将“剑”本身的力量开发到了极致,那种纯粹的力量与速度,配合千锤百炼的战斗本能,极其难缠。
而剑域修士们,则对仙界剑道的“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种引动天地、以心神驾驭万物的手段,确实别开生面,若能借鉴,或许能弥补自身剑道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清微仙尊与凌轩等帝尊高踞观礼台,将台下比试尽收眼底。
“星海剑道,果然另辟蹊径,将‘力’之一字,发挥得淋漓尽致。”清微仙尊赞叹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尤其是那份源自血脉、源自本能的悍勇,非我仙界养尊处优之弟子所能及。”
凌轩平静回应:“仙界剑意,勾连天道,玄妙通幽,亦令我辈大开眼界。帝君曾言,剑道无止境,兼容并蓄,方能走得更远。”
金烈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齿:“光是看着没意思!清微老道,咱们老家伙,要不要也下去活动活动筋骨?让你们仙界的‘意’,尝尝俺老金这身‘力气’?”
他周身金色剑意隐而不发,却让周遭空间微微扭曲,那股纯粹的锋芒与力量感,令清微仙尊身后的几名随行长老都面色微变。
清微仙尊呵呵一笑,拂尘轻摆:“金烈帝尊说笑了。我等若出手,只怕这万剑天垣都要拆了。论剑之意,在于交流印证,而非争强斗狠。”
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投向那高耸的镇仙剑台,以及更远方清辉流转的剑源初界,似是无意地问道:“千年之前,叶云帝君于归墟之外,一剑断万古,其风采实在令人神往。不知帝君当年所持之神兵‘斩天剑’,如今可还安在?若能一睹帝兵风采,贫道此行,便算无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