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逃亡之路(2/2)
“谁?!”
黑影们惊呼着散开,看清是个蓑衣老翁时,眼中闪过诧异。
叶云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身形如鬼魅般穿梭在林间,破妄剑每一次挥动,都精准地挑飞杀手的兵器,却不伤他们性命——他不想暴露实力,更不想让林小婉和石磊卷入更深的危险。
可影杀阁的杀手显然没打算留手。
一个满脸刀疤的杀手突然祭出符咒,淡绿色的蛊虫从符纸中飞出,直扑睡梦中的林小婉。
叶云眼神一凛。这是万蛊门的“蚀心蛊”,一旦入体,会啃噬修士的心脉!
他不再留手,本源剑意顺着破妄剑涌出,青芒如月华般照亮林间。
只听“嗤”的一声,蛊虫在半空中化为飞灰,那名刀疤杀手更是被剑意震得口吐鲜血,倒飞出去。
这一剑惊动了所有人。
剩下的杀手脸色骤变,显然认出了这剑意的来历。
“是叶云!他在这里!”
“发信号!通知盟主!”
叶云知道不能再留。
他转身将林小婉和石磊推到身后,破妄剑在身前划出一道青芒屏障:“你们快走,沿着这条路往北,五十里后有个驿站,那里有玄霄殿的人接应。”
“老人家,您……”
林小婉看着他半透明的手腕,突然明白了什么,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您是……”
“别废话!”
叶云的声音陡然严厉,“带着药走,告诉苏沐雪,剑脉的钥匙不仅在叶尘血脉里,也在每个天剑宗弟子的心里。守住心,便守住了剑。”
石磊咬了咬牙,拉起林小婉就跑:“我们去找人来帮您!”
黑影们已经扑了上来。
叶云挥剑挡住,青芒与刀光碰撞,发出刺耳的金铁交鸣。他看着两个少年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破妄剑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剑身的裂纹竟在剑意的滋养下,开始一点点愈合。叶云心中一动——原来这柄废剑,竟是能吞噬剑意自行修复的灵物!
“来得好!”
他大笑一声,腐木傀儡的外壳寸寸碎裂,露出里面那道青芒凝聚的身影。
三百年的剑招在脑海中流转,却不再是凌厉的杀伐之术,而是带着守护之意的圆融剑意。
破妄剑划破夜空,青芒如细雨般洒落,没有伤及任何一人,却将所有杀手的灵力暂时封在经脉中。
叶云看都没看那些动弹不得的杀手,转身朝着与少年们相反的方向掠去。
他要引开追兵,更要去一个地方。
北域边境的“问剑崖”,那里有他三百年前留下的一处剑庐,藏着他对剑道最后的困惑。
如今,他似乎找到了答案的方向。
月光下,叶云的身影越来越淡,却又越来越凝实。残魂在逃亡中蜕变,剑意在守护中升华。
他不知道前路有多少追兵,不知道赵长庚的阴谋何时才会败露,但他知道,自己的剑道之路,才刚刚开始。
问剑崖上,剑庐的石门紧闭了三百年。
当叶云的青芒落在门前时,石门竟自行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积满尘埃的石桌,桌上放着半卷未写完的剑谱。
叶云走进剑庐,指尖拂过剑谱上的字迹——那是他年轻时写下的“杀道”,字迹凌厉,透着股一往无前的锐气。
他笑了笑,从怀中取出破妄剑,以剑为笔,以灵力为墨,在剑谱的空白处写下新的字句。
“剑者,非逞凶之器,乃护道之骨。”
“杀一人为罪,护万人为侠,此为剑道真意。”
写完最后一字,破妄剑突然爆发出璀璨的青光,剑身的裂纹彻底消失,化作一柄温润如玉的长剑。
叶云握住剑柄,只觉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涌遍全身,残魂竟在这一刻,有了凝聚成实体的迹象。
山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长庚带着万仙盟的修士追到了崖下。
“叶云!你逃不掉了!”
赵长庚的怒吼声穿透云雾,“血魂剑胎到底在哪?!”
叶云走到崖边,望着下方密密麻麻的身影,举起了破妄剑。
晨光恰好穿透云层,落在剑身上,折射出万千光点。
“三百年了,你还是不明白。”
叶云的声音传遍山崖,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你要的从来不是剑胎,是你自己丢失的道心。”
他没有动手,只是持剑而立。
破妄剑的青光与晨光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剑影,笼罩着整个问剑崖。
那些冲到崖边的修士,在这道剑影下竟动弹不得,心中的贪婪与戾气被一扫而空,只剩下莫名的平静。
赵长庚脸色铁青,他能感觉到,叶云的剑意比三百年前更加可怕,却又更加……温和。这种温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所有的不堪。
“妖言惑众!”赵长庚怒吼着祭出法宝,“给我杀!”
可他的法宝刚飞到半空,就被剑影轻轻一碰,化作了齑粉。
叶云没有看他,目光望向南方——那里,天剑宗的方向,正有一道璀璨的剑光冲天而起,与问剑崖的剑影遥相呼应。
是苏沐雪。
她带着天剑宗的弟子,出鞘了。
叶云笑了。
他转身走进剑庐,石门缓缓关闭,将外面的喧嚣隔绝。
破妄剑插在石桌前,剑身上的青光渐渐融入剑谱,在扉页上留下一行新的字:
“道在,剑在,何需逃亡?”
问剑崖外,赵长庚的怒吼声渐渐平息。他看着那道笼罩山崖的剑影,突然瘫坐在地,手中的拂尘散落一地。
崖下的修士们面面相觑,眼中的贪婪渐渐褪去,只剩下迷茫与敬畏。
南域的风,似乎在这一刻,悄然改变了方向。而叶云的剑道之路,才刚刚踏上新的征程——不是逃亡,而是回归,回归剑的本源,回归守护的初心。
剑庐石门合拢的刹那,叶云指尖的青芒与破妄剑共振,石桌上的半卷剑谱突然自行翻动,空白页上浮现出三百年前未竟的字句。
那些凌厉的杀伐之语旁,新添的字迹温润如玉,竟与他此刻的剑意完美相融。
“原来如此。”
叶云轻抚剑谱,残魂在青光中渐渐凝实,竟有了几分血肉的质感。
三百年追寻的“更高剑道”,不在斩尽杀绝的锋芒里,而在守护时的那份从容,在传承中的那份坚韧,在明知前路坎坷却依旧举剑的那份赤诚。
崖外传来剑鸣,不是厮杀,而是成千上万柄剑同时震颤的共鸣。
叶云走到崖边,透过石门缝隙望去——南域的天际,一道璀璨的剑光自天剑宗方向升起,与北域赶来的另一道剑影在云端交汇。
是苏沐雪与叶尘,他们的剑意里没有仇恨,只有“守护”二字的千钧之力。
赵长庚的人马早已溃散,有的被剑影涤荡了心魔,自行离去;有的则跪在崖下,望着剑庐方向,眼神里是迟来的悔悟。
血煞殿的阴谋在剑鸣中瓦解,那些被蛊惑的修士终于看清,所谓“邪剑”与“勾结”,不过是野心家编造的谎言。
叶云收回目光,将破妄剑横在膝上,指尖沿着剑身的纹路轻拂。这柄曾布满裂纹的废剑,此刻正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藏着整个南域的剑鸣。
他知道,自己不必再“逃亡”了。
残魂终将消散,但剑意会融入山风,融入剑庐的青石,融入每一个握剑人的心里。
就像三百年前的诛仙阵,倒下的是躯体,站起的是传承;就像此刻的问剑崖,离去的是传奇,留下的是道心。
数月后,天剑宗重开山门。
苏沐雪站在天玑峰顶,将叶云留下的剑谱交给叶尘。
少年摩挲着扉页上的字迹,突然抬头望向南方——那里,问剑崖的方向,正有一缕青芒顺着风,轻轻落在镇岳剑的剑穗上。
那是叶云的残魂最后一缕气息,带着释然的笑意,消散在晨光里。
而南域的修士们渐渐发现,问剑崖的剑影从未散去。
每逢月圆,崖顶便会传来若有若无的剑鸣,那声音不疾不徐,却能涤荡心魔,指引方向。
有人说,那是叶云在讲剑;有人说,那是每个坚守道心的人,自己的剑在回应。
许多年后,一个背着木剑的少年站在问剑崖下,听着老人讲述“叶云前辈隐于剑庐”的传说。少年仰头望向云雾缭绕的崖顶,突然握紧了手中的剑。
“师父,”他问,“更高的剑道,真的在这里吗?”
老人笑了,指向少年的胸口:“不在崖顶,在这里。心有剑,何处不是问剑台?”
少年似懂非懂,却在转身下山时,觉得手中的木剑重了几分。
山风掠过树梢,带着海棠花瓣的清香,像极了许多年前,某个蓑衣老翁在篝火旁说过的话——
“剑修的道,从来不在剑上,在心里。”
逃亡之路的尽头,从来不是归宿,而是新的起点。
就像叶云的剑,最终化作了南域的风,吹拂着每一个前行的人,告诉他们:所谓传奇,从来不是永不落幕,而是活在后来者的剑与心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