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模仿又怎样?(1/2)
深夜,核心实验室。
只有苏想和陈知行两个人。
屏幕上。
庞大的“星图”模型正在运行。
无数数据流如同璀璨的星河,沿着类脑架构的神经脉络奔涌。
他们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算法。
将材料微观结构演化,与宏观气动外形优化,进行深度耦合计算。
这是“东风-001”项目最核心的难点!
也是传统超算无法逾越的鸿沟!
“边界条件约束需要放松。”
苏想紧盯着屏幕,快速说道,“允许材料在相变点附近存在更大的涨落。”
陈知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同时,已经修改了参数。
“引入随机扰动项?”
“可能会让系统失稳。”
“不会。”
苏想语气肯定。
“你看这里。”
她指着模型中部一个复杂的拓扑结构。
“这个连接簇具有自组织能力,它能吸收扰动,并将其转化为新的有序态。”
她的直觉。
如同黑夜中的灯塔。
陈知行的逻辑。
则是精准的舵轮。
一个提出天马行空的构想。
一个迅速将其转化为严谨的数学语言和代码。
他们不需要过多言语。
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理解对方的思路。
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共舞。
周炽抱着一箱夜宵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苏想和陈知行并肩站在控制台前,屏幕上的光映在他们脸上。
专注。
默契。
仿佛自成一个小世界。
周炽心里莫名地有点发堵,他把箱子重重放在桌上,“吃饭了!”
苏想头也没回,“放那儿吧。”
声音还带着沉浸在思考中的飘忽。
陈知行倒是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算是打过招呼。
又立刻转了回去。
周炽:“……”
他感觉自己像个送外卖的。
他磨了磨牙,走到苏想另一边,凑过去看屏幕,“有啥进展了?”
就在这时。
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原本各自奔涌的数据,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梳理,开始沿着某种最优路径汇聚!
形成一个稳定而高效的流动模式!
模型右下角的综合效能指数,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
突破了!
他们突破了那个困扰已久的耦合瓶颈!
“成功了?!”
周炽惊喜地大叫。
苏想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体因为长时间紧绷而微微发抖,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陈知行也露出了极少见的明朗笑容。
他看向苏想。
眼神明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是你。”
他轻声说,“引导了方向。”
周炽看着他们相视而笑的样子,心里那点不舒服又冒了出来。
他用力清了清嗓子,“咳咳!饭要凉了!”
“星图”模型的突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东风-001”项目组。
总师办亲自打来电话,语气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苏想同志!”
“你们提供的新参数和优化路径!我们初步验证了!效果……效果太好了!”
“关键部位的材料应力分布!比我们之前最好的设计!”
“优化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重量还减轻了百分之五!”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远的射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