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脆皮”的极限(1/2)
新的藏身地点,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位于半山腰的废弃气象观测站。
这里比之前的农林研究所更加偏僻,交通几乎断绝,只有一条被杂草覆盖的、仅容一车通过的碎石小路蜿蜒而上。
观测站的主体是一栋用石头垒砌的二层小楼,看起来比之前的平房坚固些,但也同样破败不堪。
窗户大多破损,山风毫无阻碍地灌入,发出呜呜的声响。
没有电,唯一的照明是几盏老式的煤油灯和何劲松带来的几支手电筒。
水源是山后的一处泉眼,需要每天徒步去挑水。
“这……这简直是原始社会!”
李泽川看着眼前这比上个据点还要不堪的环境,终于忍不住吐槽,他的声音在空荡的石屋里回荡,带着绝望。
周炽一屁股坐在落满灰尘的石头台阶上,看着自己因为搬运设备而磨出水泡的手掌,第一次对这次科研任务产生了动摇。
连陈知行都望着那跳动的、昏暗的煤油灯光,眉头紧锁,这环境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何劲松没有理会他们的情绪,开始分配任务:
“清理出能住人的房间,优先保证实验室空间。
周炽,李泽川,你们负责去泉眼取水,把所有的储水容器装满。
陈知行,你病未愈,协助苏想整理设备和资料。”
命令下达,生存的压力迫在眉睫。
取水成了第一道难关。
周炽和李泽川拿着沉重的铁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湿滑的山路上,往返一次就需要近一个小时。
等他们提着半桶浑浊的泉水回来时,已经累得几乎虚脱,昂贵的运动鞋和裤腿上沾满了泥泞。
搭建临时实验室更是困难重重。
没有稳定的电力,他们带来的计算机和设备大部分成了摆设。
何劲松尝试修复观测站老旧的柴油发电机,却因为缺少关键零件而失败。
最终,只能依靠几组汽车电瓶和一台功率极小的便携式汽油发电机维持最核心的几台设备断续运行。
苏想再次成为了团队的主心骨。
她找来破布和树枝,制作成简易的扫帚和掸子,带着还在低烧的陈知行,一点点清扫出相对干净的房间。
她用石头和木板搭起简易的灶台,利用有限的食材,主要是压缩饼干、罐头和一点米,想办法让大家吃上热乎的东西。
她甚至根据小时候在平县听老人讲过的野外生存知识,找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和菌类,勉强补充着维生素。
看着苏想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恶劣的环境中为大家撑起一片小小的生存空间,三个“脆皮”男大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周炽看着自己手上的水泡,又看了看苏想那双因为频繁沾水而有些开裂的手,第一次沉默地拿起水桶,再次走向了山泉。
李泽川不再抱怨,而是开始翻找他的工具箱,试图用他那些昂贵的进口零件,捣鼓出一个能提高发电效率的小装置。
陈知行则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在煤油灯下,用最原始的手算方式,继续推进着核心算法的理论验证。
艰苦,正在以最残酷的方式,磨砺着这些天之骄子。
燃油和电池的告罄,意味着最后的光源和与核心设备断断续续的联系也将失去。
在这荒山野岭,没有光和热,夜晚将变得无比漫长而危险。
“备用燃油只够发电机再运行两小时。电池也撑不过今晚。”
何劲松检查完物资后,宣布了这个绝望的消息。
连他这个硬汉的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