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144章 核心危机

第144章 核心危机(2/2)

目录

周炽和李泽川在杂物间里骂骂咧咧地排查网线,陈知行在主机前分析日志。

苏想整理完今天的故障记录,感觉眼睛又干又涩,抬头揉了揉太阳穴。

她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

她起身,默默地去水房打来一壶热水,给每个人的茶缸里续上水。

然后又拿出自己带来的麦乳精,给每人冲了一杯。

她把热乎乎的麦乳精放到陈知行手边时,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下意识地说了一声“谢谢”,手指依旧在键盘上飞舞。

放到周炽旁边时,他正和一堆网线搏斗,头也不抬地喊了句

“想想你最好了!”

放到李泽川面前时,他正拧着一个螺丝,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的烦躁似乎平息了一些。

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在这种深夜奋战的时刻,一杯热饮,一句简单的关心,就足以慰藉疲惫的心灵。

苏想坐回自己的位置,捧着温热的茶缸,看着伙伴们忙碌而专注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踏实感。

她知道,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未知和挫折。

但只要有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身边,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再难的问题,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

窗外的月色清冷,机房内的灯光温暖。

在这个普通的夜晚,四个年轻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并肩作战。

自主搭建的分布式计算集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抢救”后,稳定性有所提升,已经能够勉强运行一些计算量中等的任务。

然而,当团队尝试将陈知行设计的、用于验证底层理论核心的【多智能体协同决策算法】部署到集群上进行大规模模拟时,一个致命的瓶颈暴露无遗。

算法本身逻辑严密,但在分布式环境下运行时,各个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和状态一致性维护,消耗了巨大的通信开销,导致整体效率极其低下,甚至比在单台高性能机器上运行还要慢!

更糟糕的是,频繁的通信和等待,极易引发死锁和节点超时,导致整个模拟进程崩溃。

几次尝试失败后,连一向冷静的陈知行,眉宇间也染上了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他把自己关在机房,对着满屏的代码和逻辑图,一遍遍地演算、调试,废寝忘食。

周炽尝试用他跳跃的思维提出几种优化通信协议的想法,但效果甚微。

李泽川负责的硬件和网络层面已经尽力,问题显然出在算法与分布式架构的适配性上。

苏想看着陈知行日益消瘦的脸颊和眼底浓重的青黑,心中焦急,却帮不上忙。

她能做的,就是确保后勤,在他忘记吃饭时默默递上一个馒头,在他伏案小憩时为他披上一件外套。

这天深夜,机房只剩下陈知行和苏想。

苏想整理完当天的实验数据,正准备离开,看到陈知行依旧如同雕像般坐在终端前,屏幕上的光标停滞在一个复杂的逻辑判断处,久久未动。

她轻轻走过去,将他手边那杯早已冷透的水换成了热的。

“陈知行,很晚了,要不先休息吧?”

苏想轻声劝道。

陈知行仿佛没有听见,他的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虚空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苏想知道,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状态。

她没有再打扰,只是安静地坐在不远处,借着台灯的光,继续看自己的书,陪着他。

忽然,陈知行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停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