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撞破与教授的困惑(2/2)
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荒诞的情况。
就在这时,后排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
是陈知行。
他站了起来,身姿挺拔,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王教授,是这样的。
我们前段时间因为参与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不得已缺席了几次课程。
苏想同学非常热心,主动提出帮我们记录课堂要点。至于作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讲台上那三张纸条,继续面不改色地说,
“是我们提前讨论过思路,由苏想同学代为执笔整理。”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缺席原因,又把苏想的行为定义成了“热心帮助”和“代为执笔”,巧妙地避开了“代课”的敏感词。
周炽也立刻反应过来,腾地站起来,笑容灿烂地补充:
“对啊教授!苏想可厉害了,她不仅能听懂,还能把我们的想法都记得清清楚楚!
您看那答案,是不是特有我们各自的风格?”
他这话带着点小得意,仿佛在炫耀自家团队的默契。
李泽川最后一个慢悠悠地站起来,双手插在裤兜里,姿态慵懒,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
“教授,我们仨的思路,一般人还真模仿不来。
苏想能写得这么像,说明她是真听懂了,而且对我们够了解。
这同学情谊,感天动地啊!”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态度坦然,理由充分,直接把苏想的“违规操作”美化成了“团队协作能力强”、“同学友情深厚”的典范。
王教授看着台下这四位学生——三个各具特色的男生坦然维护,一个女生虽然窘迫却眼神清澈。
他又低头仔细看了看那三份答案,确实思路清晰,水平很高,而且风格差异明显,绝非一人能随意捏造。
尤其是能将周炽那种天马行空和李泽川那种犀利简洁模仿得如此到位,本身就需要极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
老教授脸上的困惑渐渐被一种惊奇和赞赏取代。
他教了几十年书,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他推了推眼镜,没有再追究“代答到”的问题,反而看着苏想,语气温和了许多:
“苏想同学,看来你对线性空间维数的理解非常深刻,而且很善于捕捉和归纳不同人的思维特点。这很不简单!”
他又看向陈知行三人,“你们这个团队,有点意思。项目固然重要,但基础课程也不能完全落下,要像苏想同学学习,珍惜课堂时光。”
一场风波,就这样被三人联手,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化解了,甚至还得到了教授的变相夸奖。
下课后,苏想长长地舒了口气。
周炽凑过来,笑嘻嘻地说:
“想想,可以啊!都能模仿我思考了!下次是不是能帮我考试了?”
陈知行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以后不必如此,我们会尽量自己来上课。”
李泽川则直接弹了一下她的额头,力道不重,带着亲昵的调侃:
“傻不傻,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以后这种露馅儿的事,少干。”
听着他们的话,看着他们围在自己身边,苏想心里那点窘迫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流。
她知道,他们懂她的坚持,也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着她的这份坚持。
经过这次课堂乌龙,苏想在系里老师中间几乎成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