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128章 周炽的高光讲解

第128章 周炽的高光讲解(1/2)

目录

【北斗团队】四人走上汇报席。

陈知行作为队长,负责开场和整体框架介绍,他冷静沉着,条理分明地阐述了团队方案的创新性与重大意义。

苏想负责补充数据支撑和应用场景展望,她声音清晰,虽然内心紧张,但表现出的沉稳和专业,让人难以想象她只是个入学一年多的大二学生。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周炽负责的核心算法讲解部分。

轮到周炽时,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了投影幕布前。

平时有些毛躁的他,在涉及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时,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快速写下一行行简洁而优美的数学公式。

“各位评委老师,关于我们模型的核心——针对复杂装备特定故障的早期预测,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依赖于大量先验知识和完美数据的建模方式。”

周炽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属于天才的自信和穿透力,

“我们从一个被常规信号处理忽略的、极其微弱的频域周期性扰动入手……”

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流畅地推导。

粉笔划过黑板,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敲在每个人心头的鼓点。

复杂的数学符号在他手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从抽象的公式,一步步演化为清晰的物理图像和工程逻辑。

“……通过引入随机微分方程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全新框架,我们成功地捕捉并放大了这一关键前兆信号!”

周炽的语调升高,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猛地转身,指向投影屏幕上实时演示的、对比鲜明的预测结果曲线,

“请看!我们的模型,可以在故障发生前平均23个操作周期发出预警,准确率超过78%,而误报率控制在5%以下!

这远远超过了现有技术水平和……其他类似思路的方案!”

他最后这句话,虽然没有点名,但锋芒直指刚刚下场不久的秦屿团队!

会场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议论声。

评委席上的专家们,尤其是几位来自技术一线的部队专家,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前倾,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浓厚的兴趣。

周炽没有停下,他继续抛出一个更重磅的演示:

“为了验证模型的鲁棒性,我们特意选取了国防科大团队刚才提到的、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雷达数据……”

他操作电脑,调出一组之前未曾公开的、条件极其苛刻的测试数据,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故障记录进行对比。

屏幕上,代表着模型预测的绿色曲线,与代表实际故障的红色标记,高度吻合!

“……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数据环境下,我们的模型依然保持了超过70%的准确预测能力!”

周炽的声音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笃定,“这证明了我们方案不仅在理论上有创新,在实际的、复杂的国防应用场景下,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

整个会场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周炽的讲解,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硬核的数学推导和无可辩驳的数据支撑。

配合他那种发自内心对真理的追求和热爱所迸发出的激情,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感染力。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种学术精神和天才魅力的展现!

他站在台上,微微喘息,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眼睛亮得惊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