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98章 庆功宴上的暗流

第98章 庆功宴上的暗流(2/2)

目录

“是的。”

刘教授解释道,“组委会会提供几个当前世界性的难题方向,比如气候变化预测模型优化、精准医疗中的大数据处理、新能源电网的智能调度等。”

“参赛队伍需要自选方向,提出一个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如气候学、生物学、能源工程等)的创新解决方案。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知识广度、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让四人刚刚放松的心情再次紧绷起来。

这远比纯技术的算法竞赛要难得多!

它要求团队具备更广阔的知识面和跨界思维的能力!

周炽哀嚎一声:“不是吧?!还要学别的?杀了我吧!”

李泽川也皱紧了眉头:“麻烦。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快速学习完全陌生的领域。”

陈知行沉吟道:“挑战很大,但也是机会。如果能找到巧妙的结合点,或许能出奇制胜。”

苏想的心中也充满了压力,但与此同时,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也开始萌芽。

跨学科融合?这听起来……似乎和她那种总是试图跳出框架、连接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

庆功宴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中结束。

回到酒店,四人毫无睡意,立刻开始查阅组委会提供的几个难题方向的资料,试图寻找灵感。

海量的、陌生领域的专业术语让人头晕眼花。

凌晨两点,周炽瘫在沙发上哀叹“看不懂啊!”。

李泽川对着能源电网的结构图脸色发黑。

陈知行默默检索着最新的气候模型论文。

苏想却盯着“精准医疗”和“大数据处理”这两个关键词,久久没有说话。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她脑海中盘旋——姐姐的病情,那些复杂的医学数据,是否也能用一种全新的计算视角来解读?

那复杂多变的心脏病情,那些堆积如山的检查报告、波形数据、用药记录……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亟待解决的“精准医疗”难题吗?

现代医学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但如何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真正个性化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依然是巨大挑战。

医生们凭借的是经验和医学知识,但如果……如果能引入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智能的算法呢?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生——她能不能,以姐姐的病情数据为蓝本!

构建一个基于深度学习,和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罕见心脏病病情预测,与干预方案优化模型?

这个想法让她心脏狂跳!

她立刻打开电脑,开始疯狂地搜索相关文献。

她不懂医学,但她可以从计算的角度去思考!

她发现,目前医学界对罕见心脏病的研究,很多还停留在相对传统的统计学和小样本分析上。

对于像姐姐这样个体差异极大、病情变化复杂的病例,缺乏有效的量化预测和动态优化手段。

而这,恰恰是计算科学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她设想中的模型,可以融合心电信号、超声影像、基因数据、实时生理参数等多模态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挖掘其中隐藏的复杂模式和关联关系。

不仅可以预测病情恶化的风险,还能像天气预报一样,给出“概率”和“关键指标”。

不仅可以评估现有治疗方案的效果,还能通过模拟计算,为不同患者、甚至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计算”出更优的用药剂量或干预时机建议!

这个想法太过超前,也太过庞大,涉及到的技术难点如山似海。

但她却无比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比赛项目,这更是一个可能真正帮助到姐姐、甚至帮助到无数类似患者的可能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