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64章 登场前夜!

第64章 登场前夜!(2/2)

目录

她的心脏依旧在狂跳,但不再是纯粹的恐慌,而是混合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想要证明什么的渴望。

台下评委席中,一位一直低着头翻阅材料、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忽然抬起手,打断了流程。

他扶了扶老花镜,锐利的目光直接落在了苏想身上,开口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好意思,打断一下。

在听取贵队的方案之前,我想先请问一下这位苏想同学一个简单的问题——”

那位白发老教授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瞬间将苏想牢牢锁定在舞台中央。

台下所有的视线也齐刷刷聚焦过来,带着好奇、审视,或许还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空气仿佛凝固了。

周炽下意识地想上前一步,被陈知行一个极轻微的眼神制止。

李泽川眯起了眼,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裤缝。

苏想的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手心里的汗瞬间变得冰凉。

她强迫自己迎着那道锐利的目光,微微鞠躬,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教授您请问。”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平缓,问题却直击核心:

“我看过你们半决赛提交的方案摘要,里面提到了一个动态双通道优先级调度模型,很有意思。

但我注意到,你们在粗筛模块选择了一种非常规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的特征提取方法,而非更通用的传统滤波。

请简述理由,并说明在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嵌入式环境下,你们如何权衡计算精度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这个问题极其专业且刁钻,恰好点在了他们方案中最冒险也最创新的那个环节!

而且直接指向了苏想最初提出那个“野路子”思路的根源!

此刻,在全场注视下,标准答案的片段在苏想脑海里慌乱地闪过。

但她知道,仅仅复述那些干巴巴的理论,在这位大佬面前根本不够看。

电光石火间,她想起了陈知行候场时的话——“可以尝试从你的角度关联双通道思路进行阐述”。

更想起了自己最初提出这个想法时,那种模糊的、基于多方信息碰撞的直觉!

她深吸一口气,摒弃了那些死记硬背的条框!

抬起眼,目光清亮地看向评委席,声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

“谢谢教授的提问。

我们选择这种方法,确实是因为它计算量更大。

但我们的核心思路,不是滤波,而是聚焦。”

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努力将那种抽象的直觉表达出来:

“传统滤波是为了净化所有数据,代价高昂。

而我们的粗筛模块,目的不是得到完美数据,而是像……像探照灯一样,快速扫描整个海域,找出可能有大鱼的那一小片区域!

我们愿意为这个快速定位支付更高的计算成本,因为它能极大地减少后续需要精雕细琢的数据量。

从全局看,总效率反而是提升的。”

她用了一个略显笨拙但极其生动的比喻!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似乎没料到她会用这种方式回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