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旧地遇故人(1/2)
报告会终于在苏想的煎熬中结束了!
王德贵心满意足,将一个厚厚的、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特殊贡献奖红包塞给苏想。
又说了几句“继续努力,为校争光”的套话,便忙着去应付其他校领导了。
苏想捏着那个滚烫的红包,像捏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她一分钟也不想在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多待,匆匆离开了学校。
鬼使神差地,她走到了当年高考等待姐姐的那棵下——红砖墙,老槐树,一切都和那个改变命运的夏天一模一样。
“咦?你是……苏想同学?”
一个略带惊喜的中年男声从身后传来。
苏想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见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老师正惊讶地看着她。
她认出,这正是当年那个在考场外夸赞苏想(实则是苏念)数学思路精彩的监考老师李文斌!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真是你啊苏想同学!我刚才远远看着就像!
大半年没见,长大了,更精神了!听说你在北大发展得特别好?真是太好了!”
他显然没认出眼前的苏想和当年考场里的“苏想”并非同一人。
双胞胎的相似容貌,加上“苏想”这个名字的先入为主,让他自然而然地认错了。
苏想的心脏狂跳,手心冒汗,只能僵硬地点点头:“李老师好……”
“好啊!真好!”
李老师显得十分激动,
“我就说嘛!
当年在考场里,我就看你答题那状态,那思路,绝对非池中之物!
果然是金鳞化龙,一飞冲天了!
给咱们平县教育长脸了啊!”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当年的印象和如今的欣慰,每一句真诚的夸赞,都像针一样扎在苏想的心上。
她只能含糊地应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好不容易应付走热情的李老师,苏想浑身虚脱,几乎站不稳。
她失魂落魄地走回家。
那个低矮破旧、却承载了她无数复杂记忆的家。
推开院门,只有父亲苏建国一个人蹲在门槛上抽烟。
母亲在北京陪着姐姐,家里冷清得可怕……
父亲看到她回来,似乎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
他默默站起身,佝偻的背脊显得更加弯曲了,沉默地给她倒了碗水。
两人相对无言,空气中弥漫着尴尬和疏离。
过了好久,父亲才磕了磕烟袋锅,声音沙哑低沉地开口,问了一句:
“在北京……吃得惯吗?”
就这么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迟来了太久的关心,却让苏想的眼泪差点瞬间决堤。
她死死咬着嘴唇,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父亲似乎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又沉默地蹲了回去,烟雾缭绕中,他的侧脸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和一种无言的沉重。
这一刻,苏想忽然觉得,这个沉默寡言、从未给过她温情的父亲,或许心里也并非完全没有她这个女儿。
只是生活的重压和长期的忽视,早已磨平了他表达的能力。
三天短暂的、却无比煎熬的“荣归故里”终于结束。
苏想几乎是逃也似的踏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