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39章 四人小队勇夺胜利

第39章 四人小队勇夺胜利(2/2)

目录

办公室里充满了技术术语的碰撞和激烈的辩论。

苏想坐在旁边,努力地听着、记着,试图理解每一种方案的优劣。

她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其闪光点和局限性。

周炽激进但风险高,李泽川保守但提升有限,陈知行折中但实现复杂。

就在这时,刘教授过来了解进展,看到他们僵持不下,便笑了笑,说了一句让四人印象深刻的话:

“争论是好事,说明都在思考!

别光吵!

实验室有的是计算资源,高级工作站、小型机集群都能申请!也有的是时间!

既然谁都说服不了谁,那就都把你们的方案实现出来,跑数据,看结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

对啊!纸上谈兵有什么用?直接真刀真枪地干!

“比就比!”

周炽第一个跳起来。

“怕你不成!”李泽川立刻应战。

陈知行推了推眼镜,眼神里也燃起了斗志:“可以。”

一场团队内部的技术竞赛开始了。

三人分别带领自己的方案,疯狂地投入了实现和测试中。

周炽熬夜推导新算法的数学基础,李泽川拼命压榨每一行代码的性能,陈知行精心设计着采样的概率模型。

苏想则成了最忙碌的人。

她需要同时学习理解三种方案,协助他们进行测试数据的准备、结果的记录和初步分析。

她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三种截然不同的技术思想,忙得脚不沾地,但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验证阶段到了。

三份代码,在同一套高性能计算集群上,针对相同的测试数据集,开始运行。

紧张的气氛几乎凝滞。

最终结果出来:

李泽川的极致优化方案,稳定地将性能提升了35%。

陈知行的随机采样方案,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了65%。

而周炽那个看似冒险的激进新算法,虽然在小部分数据上出现了波动,但平均性能提升达到了惊人的92%!

“Yes!”

周炽兴奋地跳了起来,挥舞着拳头。

李泽川看着数据,虽然不爽,但也不得不服气:“妈的……还真让你这疯子蒙对了……”

陈知行看着结果,若有所思:“波动问题需要解决,但方向确实有突破性。”

刘教授看着最终报告,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周炽的方案作为主攻方向。

陈知行协助他解决稳定性问题,李泽川负责将优化后的模块集成到主框架中。

苏想……”

他看向那个一直在默默辅助的女孩:

“你继续负责测试和数据验证,重点关注新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边界。”

分工明确,各自发力。

经过这一次的内部竞赛和融合,团队的合作更加默契,对彼此的技术特点和能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苏想看着沉浸在技术探讨中的三人,心里充满了感慨。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团队真正的力量所在——不是某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这种不同思维碰撞、竞争又合作、最终指向共同目标的强大凝聚力。

而她,也正在这片土壤中,悄悄地生长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