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15章 他什么都不说,只是一味教题

第15章 他什么都不说,只是一味教题(1/2)

目录

他想起昨晚她递过来药片时那双关切清澈的眼睛,

想起她催促他休息时那难得的强硬,

再对比眼前这副狼狈却倔强、明显是被人刁难后无处可去只能蜷缩在这里用功的模样……

他心里那处昨天因她喂药而泛起涟漪的地方,似乎又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一种极其陌生的,类似于愤怒和……心疼的情绪,极淡却清晰地掠过心头。

他周围从不缺少聪明努力的人,包括他自己。

但像她这样,明明身处泥泞、承受着巨大压力和不公,

却还在用最笨拙最艰难的方式默默挣扎、不肯放弃的……他是第一次见到。

这种韧性,和她时不时暴露出的“笨拙”以及偶尔灵光一现的“天才”,形成了一种极其矛盾又引人探究的特质。

“遇到难题了?”

他移开目光,语气尽量平淡,在她旁边的座位坐下,仿佛只是偶然路过,顺便指点。

苏想愣了一下,没想到他没有追问她为何在此,反而问起功课。

她连忙点头,像抓住救命稻草,指着卷子上一道她琢磨了半夜还是不太懂的题:

“这里……关于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我好像总是理解偏差……”

陈知行拿起笔,目光落在题目上,开始讲解。

他的思路依旧清晰严谨,但不同于昨晚那种“多方法攻克难题”的挑战模式!

今天的讲解更加细致,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通透理解,甚至会刻意放慢速度,观察她的反应。

苏想听得极其专注。

或许是因为一夜的冷静和独自思考,也或许是因为陈知行今天格外“体贴”的讲解方式。

她感觉自己的脑子比昨晚好用了不少,能跟上他的节奏了!

当苏想再次卡在一个知识点上时,他没有立刻换方法,而是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让她理解。

“你的思维模式,和常人不太一样。”他忽然开口,

苏想的心猛地一紧,以为他终于要质疑她的“天才”人设了。

却听他继续道:“或许可以试试逆向推导。”

“先告诉你结论和它最美妙的应用,再反推它为什么成立,就像拆解一个精密的机械玩具,看清每一个齿轮如何咬合。”

他说着,真的换了一种全新的、近乎“炫技”般的方式!

从一道极其复杂的综合题入手,一步步反推回最基础的定义,将整个知识体系像画卷一样在她面前展开。

这种教法,前所未有,甚至有些颠覆性!

这需要教授者对知识有着极其深刻和融会贯通的理解。

苏想听得目瞪口呆,但奇异的是,这种“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方式,竟然莫名地契合了她某种混乱的、依靠姐姐零散灌输而形成的思维模式!

一些之前如同乱麻般堵塞的思路,竟然真的开始松动、贯通!

她眼中的迷茫逐渐被一种专注和豁然开朗所取代,甚至下意识地跟着他的节奏,提出了一些虽然稚嫩却切中要害的问题。

陈知行看着她的变化,镜片后的眸光微微闪动。

他第一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挑战之外的……乐趣。一种将混乱的毛线团重新理顺、将蒙尘的明珠逐渐擦拭干净的成就感。

这个“苏想”,比他想象中更有趣。笨得惊人,却也偶尔会有一种奇特的、直指核心的敏锐。

晨光熹微中,安静的自习室里只有他清淡平稳的讲解声和她的偶尔提问。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灰尘的味道,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的氛围。

他讲完一道题,她会下意识地递过草稿纸;

她偶尔因为理解而眼睛微亮时,他会几不可查地停顿一下;

她的发丝偶尔会拂过他的手背,带来极其细微的痒意。

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流淌。

直到早课的预备铃声远远传来,两人才惊觉时间流逝。

“谢谢陈同学!”

苏想再次道谢,这次多了几分真诚的感激。

经过他的讲解,她感觉堵塞的思路畅通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