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冰山的单独辅导(2/2)
“就是……就是那些向量……所有线性组合……形成的……”
“定义模糊,逻辑混乱。”
陈知行毫不客气地打断,用笔尖点着书上的定义,
“记住,数学是精确的科学。所有线性组合是结果,不是本质。核心是集合对加法和数乘的封闭性。重新说。”
苏想的脸唰地红了,手指紧紧抠着书页。
她按照他的要求,磕磕绊绊地重新叙述。
“还是不对。封闭性是性质,不是定义本身。定义是……”
陈知行再次纠正,语气依旧平稳,但那种纯粹的、就事论事的严格,比发脾气更让人难受。
他讲题的方式和姐姐完全不同。
姐姐是天才式的跳跃和灵感,善于用巧妙的比喻和独特的视角为她打通关窍。
而陈知行,是彻头彻尾的逻辑机器。
他拆解每一个概念,追溯每一个定理的源头,要求每一步推导都严丝合缝,没有任何模糊地带。
这对基础几乎为零、思维模式完全没经过训练的苏想来说,简直是酷刑。
一个极其简单的概念,他换了三种不同的方式讲解,苏想依旧眼神茫然。
陈知行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他第一次遇到理解能力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天才”。
这已经不是基础薄弱的问题,而是整个数学思维的构建方式似乎就有偏差。
他看着对面女孩低垂着头,睫毛紧张地颤抖,鼻尖沁出细小的汗珠,一副快要哭出来却又拼命忍住的样子,心里的疑虑更深,但另一种极其陌生的情绪也悄然滋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探究欲。
他从未在学术上对任何人有过如此多的耐心。
这感觉很奇怪。
仿佛在解一道条件极其矛盾、看似无解的难题,激起了他强烈的征服欲。
“我们换一种方式。”
他声音依旧冷淡,却下意识地放缓了语速,抽出一张干净的草稿纸,
“忘记那些抽象定义。想象一个坐标平面,每一个向量就是一个点,所有可能的线性组合,就是你能用这些点,通过拉伸和叠加,到达的所有地方……”
他开始用最直观的几何图像来辅助解释。
苏想怔怔地听着。
这一次,那些冰冷抽象的符号,似乎真的在他清晰的描绘和笔下的图示中,渐渐变得有形起来。
她好像……听懂了一点?
她下意识地跟着他的思路,尝试性地在一个问题上给出了一个反应。
虽然依旧不标准,但方向是对的。
陈知行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嗯,接近了。”
他给出了今天的第一个肯定,虽然语气还是平平,“但这里,系数不能是零,否则无法生成整个空间。注意边界条件。”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极其煎熬又偶尔灵光一闪的过程中缓慢流逝。
陈知行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苏想的精神高度紧张,大脑飞速运转,努力跟上他那严谨到可怕的思维模式。
她甚至暂时忘记了恐惧,全身心地投入到和理解力搏斗的过程中。
直到窗外天色渐暗,阅览室亮起了灯。
“……所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本质上就是解空间的基。明白了吗?”
陈知行做完最后总结,抬头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