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 第325章 昊天芯片研发

第325章 昊天芯片研发(2/2)

目录

李博士给出了一些数据,并坦言在成本和良率方面仍有挑战需要攻克。

泰勒跟在许昊身后,碧蓝的眼睛里充满了新奇。

虽然那些术语她大多听不懂,但这里严谨、精密、一切以数据和逻辑为准的氛围,与她熟悉的音乐圈和昨晚的奢华酒会截然不同。

她看着许昊与这些科学家、工程师们交谈时,那种抓住关键、引导话题的能力,觉得这比他展现任何具体的音乐或电影才华都更令人着迷。

这是一种属于决策者和战略家的魅力。

王楠楠则安静地记录着要点,偶尔会用手机拍下一些展示板上的非涉密信息,以备后续整理。

午餐是标准的自助工作餐,品类丰富,营养均衡,但绝不奢华。

许昊、泰勒、王楠楠与李博士及几位项目组长坐在一桌。

席间的谈话依旧围绕着技术趋势、行业动态以及一些海外人才引进的趣闻。

许昊话不多,但偶尔插话总能切中要点,或者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开放式问题,使得餐桌上的交流既轻松又不失专业。

与联合实验室的“正规军”气象不同,芯片研发部所在的独栋小楼更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孵化器”。

门口甚至还没来得及挂上醒目的标识。

一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气氛。

办公区是开放的Loft风格,一些工位还在组装,裸露的管道和水泥柱被巧妙地涂成了科技感的蓝色。

墙壁上挂满了白板,上面画满了潦草的电路图、算法框架和项目进度甘特图,显得有些杂乱,却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和“草莽”气息。

年轻的工程师们穿着t恤牛仔裤,有的聚在一起激烈争论,有的戴着耳机对着三块显示器疯狂敲代码,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熬夜的味道。

研发部的临时负责人是一位名叫张锋的年轻人,才三十出头,眼神里有着技术极客特有的执着和光芒。

他之前在一家美资芯片公司担任核心设计师,是被许昊描绘的蓝图和充分的授权吸引来的。

“许董!我们这里还有点乱,别见怪!”

张锋热情地迎上来,语气语速都快,

“目前团队核心成员到位了六成,主要兵分两路:一队死磕AR架构的深度魔改,目标是榨干最后一滴性能,专门伺候我们未来的‘昊系’终端;另一队算是‘游击队’,在捣鼓RISc-V,看看能不能在物联网、边缘计算这些新战场上找到突破口,绕开传统巨头的专利墙。”

许昊看着白板上那些大胆甚至有些激进的技术路线,点了点头:

“思路可以放开,不要怕失败,但验证周期要短,快速试错,快速迭代。我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进展,可以是仿真结果,可以是原型测试数据,甚至可以是一篇有分量的技术报告。告诉我,你们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人!还是顶尖的人!”

张锋直言不讳,

“有些关键岗位,挖起来难度太大,竞争对手盯得也紧。”

“名单和背景资料发给王秘书。”

许昊看向王楠楠,王楠楠立刻点头记录,

“我来想办法。待遇、股权、安家费,都可以谈,我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在一个演示台前,几位工程师正在调试一块FpGA开发板,上面运行着新设计的图像处理算法。

许昊驻足观看,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处理前后的画面对比。

他能看懂效果,但对于底层如何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实现这一功能,并不了解。

“这个效果不错,”

他评价道,

“延迟和功耗数据出来了吗?与市面上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负责的工程师立刻调出了数据图表进行讲解。

许昊听着,偶尔追问一两个关于市场竞争和成本的问题。

他的关注点始终落在商业价值和可行性上。

视察结束时,许昊对张锋和整个团队说道:

“这里是昊天的未来之一,也是你们的舞台。放开手脚去干,集团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但我也要看到你们拿出匹配这份支持的成果。”

他的话语既给予了压力,也点燃了希望。

这群年轻的工程师们眼中闪烁着被信任和挑战激发的光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