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 第65章 入股优酷

第65章 入股优酷(2/2)

目录

谈判的天平开始倾斜。

许昊抓住时机,抛出了新的方案:

“古总,各位。我理解你们的顾虑。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昊天网络投入5000万资金,不追求绝对的控股权,但我们需要一个董事会席位,以及对未来内容合作,尤其是晋江Ip影视剧网络独家发行权的优先谈判权。我们要的是战略协同,而不仅仅是财务回报。”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优酷对控制权的要求,又极大提升了昊天这笔投资的价值——将优酷这个未来巨大的流量入口,与晋江的内容源头通过优先权进行捆绑。

古永锵与团队成员低声交换了意见。他们意识到,许昊要的不是短期套利,而是长远的生态构建。

这样的战略投资者,远比纯粹的财务投资者更有价值。

“许总,你的诚意和远见,我们感受到了。”

古永锵最终表态,

“5000万,25%的股权,一个董事会席位,以及内容合作的优先权。这个框架,我们可以接受。细节部分,让我们的团队尽快敲定吧。”

一场原本陷入僵局的谈判,因为收购晋江的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声势和战略价值的提升,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许昊走出谈判室,冬日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接连拿下Ip源头和战略级流量平台,他的文化产业帝国,已经搭起了最核心的两根支柱。接下来,就是将蓝图变为现实的漫长征程了。

媒体的盛宴再次开启,这一次的声浪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汹涌。

随着昊天文化产业集团正式挂牌,斥资4500万全资收购晋江文学城,以及5000万战略入股优酷(持股25%)的细节陆续被披露,财经版、娱乐版、甚至主流商业媒体的头版头条,都被“许昊”这个名字和他的商业手笔所占据。

媒体的狂欢与聚焦:

深度报道: 《19岁商业巨子的诞生:许昊如何用一年时间构建文娱生态闭环?》

《从歌手到帝国掌舵人:解密许昊的资本局中局》

报道不再局限于事件本身,开始深度剖析许昊的战略思维和成长轨迹。

行业评论: “许昊模式”成为热词,分析人士指出,他精准地卡位了内容(晋江)、平台(优酷)、制作(昊天影视)和出口(音乐、未来影视)四大核心环节,构建了一个内循环的生态雏形,想象力巨大。

舆论风向: 公众的认知被彻底刷新,许昊的形象完成了从“天才歌手”到“商业奇才”的华丽转身,甚至带上了些许传奇色彩。

许昊的手机彻底变成了热线。

除了之前的人脉,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人”也发来了信息。

初中、高中的同学群炸开了锅,各种惊叹与攀附的言论层出不穷。

家里的亲戚更是轮番轰炸,父母在欣慰之余,也不免叮嘱他“脚踏实地,别太累”。

许昊尽量简短地回复着这些祝贺,但实在无法一一深聊。

他正处在风暴中心,需要处理海量的具体事务:晋江的交接团队要派过去,优酷的董事会席位要落实,更重要的是,原本的办公场地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公司迅速租下了旁边两栋相邻的三层小楼,与原有场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昊天集团总部”的雏形。

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装修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噪音、材料进出……整个区域一片繁忙的工地景象,象征着集团蓬勃扩张的生命力,也意味着短期内工作环境会相当嘈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