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 第41章 维维归心

第41章 维维归心(1/2)

目录

直播信号切断的瞬间,山呼海啸般的声浪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掐断。

舞台灯光熄灭,只余安全通道幽绿的微光,映照着空旷舞台上独自站立的许昊。

巨大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四肢百骸,耳中仍轰鸣着数万人合唱的余响。

他缓缓走到舞台边缘坐下,看着工作人员像工蚁般开始拆卸这个刚刚创造奇迹的场地。

一种成功的虚脱感包裹着他。

现场导演兴奋地跑来,脸上洋溢着破纪录的狂喜,语无伦次地说着收视奇迹。

许昊只是疲惫地点点头,此刻他更需要一杯水和绝对的安静。

回到休息室,手机已被潮水般的来电和短信淹没。

他直接关机,世界瞬间清净。

卸去妆容,换上便服,镜中的年轻人眼神复杂,喜悦、释然与审慎交织。

在安保人员簇拥下走向停车场,侧门外仍聚集着数百名最痴心的守候者。

闪光灯亮如白昼,尖叫与呼喊几乎要撕裂夜空。

许昊停下脚步,向那片炽热的忠诚深深鞠躬,引来更疯狂的回应。

他努力看清那一张张激动的脸庞,将这最直接的“民意”刻入心中。

坐进车内,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成都的夜景在车窗外流淌,霓虹闪烁,万家灯火。

他想到了谭维维后台告别时眼中闪烁的、受宠若惊又充满不确定的光芒,那根即兴抛出的橄榄枝,已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

他也想到《有没有人告诉你》引发的深切共鸣,以及《成都》与这座城市的永久绑定。

成功的喜悦渐渐沉淀为具体的思量。

回到酒店套房,真正的寂静降临。

他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沉睡的城市。

打开手机,赵丽蓉的信息简洁有力:

“震撼,完美。先休息,一切明日再议。为你骄傲。”

短短数字,让他心定。

他回复“好”,

随即拨通北京助理的电话,声音疲惫却清晰:

“监控所有平台对新歌和谭维维合作的反馈,明天我要核心要点。”

“演唱会母带立刻拿到,找最好的团队精编。”

“所有商业邀约暂缓,一律回复需评估。”

“最重要,尽快草拟一份创新型音乐人合作方案,特别是针对谭维维这种有人气,有实力的,思路要突破传统。”

指令明确,思路缜密,完全不像刚刚经历身心极致燃烧的艺人。

挂了电话,排山倒海的困意终于袭来。

但他深知,身体的疲惫可恢复,而由这场演唱会掀起的产业巨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

与此同时,虚拟世界已先于现实彻底沸腾。

网络空间被彻底“许昊”化。

天涯论坛、贴吧被“神级现场”、“王炸合作”的帖子刷屏,直播讨论楼以秒速刷新。

技术党逐帧分析唱功,歌词党深度解读新歌,称《有没有人告诉你》为“游子圣经”,《成都》是“城市情书”。

许昊与谭维维的《青藏高原》被奉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合作,热度甚至一度超越主角。

私人博客上,乐评人连夜撰稿,惊呼许昊扭转了流行音乐审美方向,其作品证明情感共鸣远比炫技重要,与谭维维的互动更展现了超越竞争的格局。

qq群、SN对话窗口疯狂闪烁,模糊的手机视频片段与激动的心情被无数次分享、讨论。

传统媒体连夜动员。

报纸头版撤稿换上新标题:《许昊引爆成都,数万歌迷彻夜不归》《超女舞台变天,个人演唱会创纪录》《一曲定情,许昊成成都新名片》。

记者们四处出击,试图挖掘更多幕后。

电视屏幕同步发酵。

深夜娱乐新闻插播现场盛况,次日早间新闻无一例外地将此作为文化头条。

许昊接受欢呼与场外人海的画面,传入千家万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